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1176271
  • 作      者:
    作者:(法)纳塔内埃尔·马赛洛|责编:杨礼|译者:狄佳
  • 出 版 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纳塔内埃尔·马赛洛(Nathanaël Masselot) 著

纳塔内埃尔·马赛洛是哲学博士、教师和哲学治疗师。他对尼采的作品及其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另著有《哲学疗法:通过哲学解放自己》。


展开
内容介绍
尼采为什么说自己是心理学家?他如何给自己“看病”?他的“贵族情结”是怎么回事?他为何崇拜日神?他主张的“权力意志”“永恒回归”“虚无主义”等概念与理论又是什么意思? 尼采这位特立独行的“疯狂”哲人的理论与著作总是给人留下“难懂”的印象。现在,本书作者纳塔内埃尔·马赛洛带你真正打碎这种“滤镜”,让你走进尼采的人生与世界,听他如何“说”,懂他“怪”在哪儿。全书以尼采的34个个人特质为主题,细致地介绍了其人、其思想的不同方面。疾病、疗愈、谱系学、自由精神、利己主义……通过逐一理解尼采人生中的这些关键词,你将了解他为何在整个世界哲学史上都如此独特,也能学会像他一样,找到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 每章结束,作者还会以专门板块引导你独立深入思考、培养你的哲学思维,并如心理测试般为你提供个性化阅读路线。来吧,学会用尼采的态度面对生活,直面自己心底的声音,正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不完美”,活出真正的自我。
展开
精彩书摘

5 警惕自己的习惯


在每种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之内,人们就是这样做的,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做的:习惯背后的因由与意图

都是另外加上去的,是当有人开始质疑习惯并问及因由与意图之后才加上去的。

——《快乐的科学》,第一卷,第29节


尼采不仅怀疑所谓哲学理性的普世性,也格外关注我们的意识在身体里扎根的过程,还解释了我们如何在习惯的作用下塑造自己的思想、判断甚至人格。我们是谁?或者说,我们是什么?尼采告诉我们,我们已经习惯的一切不过是身体行为而已,由语言以及思维、姿势、性格的反应模式的多次重复诱导而成。那我们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它是二元对立观点过于短视的产物,表面上泾渭分明,实则是道德的简化,比如对“善”与“恶”的区分。

尼采解释说,由于习惯塑造了我们,并决定了我们的前景,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所有这些习惯都使我们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人格和相应的意义,使我们失去了与自己情感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造就自己的“培育”过程、塑造工具,那我们终究只是习惯的受害者,因为这些习惯其实并不来自我们自己!它是强加给我们的,它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连我们的审美品位都要管:

大众品位是如何改变的呢?个人、有实权的人、有话语权的人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 对好恶的评判,并不由分说地强加于人——以此对许多人加以限制,而这些限制逐渐变成多数人的标准,最终变成所有人的需求。

回想我们自己的习惯,这段写于一个半世纪之前的话是否与我们当下的处境产生了奇怪的共鸣?对自己现今的模样和品位,你是否也感到惊讶?尼采解释说,在表象之下,你的审美趣味实际上就是每个人的审美趣味。这趣味来自外部,侵入了每个人。例如,你肯定已经意识到,在新技术产生后,我们遇到了各种限制,同时不得不让自己适应这些限制:某些不可或缺的电器每两年就要换成新的(后尼采时代的“计划报废”概念);数码设备接口的变化速度快得惊人;以前的手机小到什么都看不清,现在又大到放不进口袋,还需要每日充电,而我们已对这些冷冰冰的惯例习以为常。想想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吧:网红好像总是能先人一步,预测并满足粉丝尚未生出的期望,让后者对此非凡之举惊讶万分。尼采这段话是否才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尼采揭开了幻象的面纱:

他人之所以能够参透我们的需求,是因为它根本不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最了解需求的当然是创造需求的人,不是吗?


自己做决定!不要让自己受到习惯的力量的驱使。


像尼采一样思考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最重要的习惯?如果让你的朋友们来说,他们会提到哪一个?在你看来,这些习惯是必要的还是非必要的?你会想在此之上构建你的存在价值,还是更想改掉它们?当你反感某种技术手段(同意用户条款、给予个人数据传输许可、安装某个应用程序以获取简单的信息……)时,你会顺从还是拒绝?这些习惯是否让你感到沉重?某些习惯帮助过你,但有时也会成为你的阻碍。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么之后继续探索尼采思想的过程一定能够让你在这方面的认识更全面。自定义诊断之路即将开始!


个性化路线

习惯是你生活的中心吗?准确地说,这正是尼采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你想进一步加深对“冲动”的理解?

你可以选择:

第1 章:尼采是位敏锐的心理学家

第18 章:历史并非单一真理

第21 章:尼采难道不只是靠本能?

第31 章:本能是对个人特征的表达


你对人类的“培育”过程感兴趣吗?

请前往第30 章:培育与驯服


展开
目录

前言 尼采,最熟悉的陌生人! 

阅读指南

导言 让我们勇敢出发!

1 尼采是位敏锐的心理学家

2 未来的哲学家

3 一种完全没有“性别差异”的哲学?

4 哲学家之间的对局

5 警惕自己的习惯

第一部分 尼采,无奈之下给自己治病

6 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7 用哲学治愈自己

8 疾病与“发疯”

9 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10 关于道德的谱系学研究

11 敢于挑衅,也敢负责

第二部分 尼采,自由的精神

12 颠覆与摆脱

13 自由精神

14 警惕概念陷阱

15 比喻的力量

16 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17 日神与酒神

18 历史并非单一真理

19 不要扮演受害者

20 遗忘绝非缺陷

21 本能是对个人特征的表达

第三部分 尼采时而很激进

22 羊群心态是一种社会疾病

23 敌基督者

24 虚无主义

25 成为孩子

26 新一代贵族

27 永恒回归

28 化疲惫为动力 

第四部分 尼采这个人

29 优秀的欧洲人

30 培育与驯服

31 追求精神 

32 利己主义并非缺点

33 命运之爱 

34 意志,强大的意志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