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感性生活--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三部分导读(精)/精神译丛
0.00     定价 ¥ 1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0450452
  • 作      者:
    作者:(法)皮埃尔·马舍雷|责编:任洁|总主编:徐晔//陈越|译者:赵文
  • 出 版 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该书是马舍雷的斯宾诺莎《伦理学》导读系列的第二分册,导读的内容是《伦理学》第三部分《论感情》。该分册对斯宾诺莎在“受感致动的情状的起源与自然(de origine et natura affectuum)”的公理、命题、证明、附释、绎理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从概念、推理、推论的体系中,还原了斯宾诺莎对人的感情的唯物主义理解。在马舍雷的解读中,斯宾诺莎所说的“感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心理情绪。相反,“感情”的规律和万物的规律一样,是处在同一个顺序和联系之中的。“感情”在拉丁文中的表达是affectus,其原义即为“受感而动”或“受感致动”。普遍联系、相互保持交换关系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关系中受到相互作用而“受感致动”。凡遇同向的力量,事物的运动就受推动而有加快的趋势;凡遇反向的力量,事物的运动就受抑制而有减慢的趋势。观念作为事物的观念,也同样以这一规则而动。身体受到来自外部身体/物体所施加的同向力量的作用,身体的观念也受到推动,而有“快乐”的情状;反之,身体的观念则受到抑制,而有“悲伤”的情状。马舍雷对这部分的解读尤为细致,“快乐”和“悲伤”的基础是身体的观念保持自身存在的“欲望”,“欲望”—“快乐”—“悲伤”,在“想象”作用机制之下同外部身体的观念发生复杂的致动性交换,可以显现为波动的情感、双向的情感,以及在“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中的复杂衍生情感(受感致动的情状),从而构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感情(激情)的现象学结构。
展开
目录
前言
“论受感致动的情状”部分的主题与谋篇布局
对受感致动的情状的理性观照(“论受感致动的情状”的标题与序言)
从被动情状激情到受感致动的情状
感性生活的组织方式
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定义和公设)
定义一和定义二
定义三
公设一和公设二
第一章 感性生活的自然基础和基本形式(命题一到命题十一)
1.心灵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命题一、命题二和命题三)
2.Conatus(努力)(命题四到命题八)
3.受感致动的基本情状(命题九、命题十和命题十一,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一、定义二和定义三)
a/欲望及其双重决定(命题九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一)
b/快乐和悲伤的对子(命题十、命题十一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二、定义三)
第二章 受感致动的次级情状表现和对象关系的形成(命题十二到命题二十)
1.爱与恨(命题十二和命题十三及其绎理和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六和定义七)
2.联系与转移的机制(命题十四和命题十五及其绎理和附释,命题十六,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八和定义九)
3.受感致动的情状的双向特征(命题十七及其附释)
4.受感致动的情状系统的时间性投射(命题十八及其两则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十二和定义十三,定义十四和定义十五,定义十六和定义十七,命题十九和命题二十)
第三章 受感致动机制在人际间的表现形态和受感致动的情状的模仿(命题二十一到命题三十四)
1.二元组情境与三元组情境(命题二十一和命题二十二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十八和定义十九,命题二十三及其附释和命题二十四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二十三和定义二十四)
2.指向他人的感情和指向自我的感情(命题二十五和命题二十六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二十一和定义二十二、定义二十五和定义二十六、定义二十八和定义二十九)
3.受感致动的情状的模仿(命题二十七及其附释、绎理一、绎理二、绎理三,以及绎理三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三十三和定义三十五)
4.他人注视之下的动作(命题二十八,命题二十九及其附释,命题三十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三十和定义三十一、定义四十三和定义四十四)
5.受感致动的情状模仿机制的讨回效果:为自己和为他人的欲望与被欲望、爱与被爱、恨与被恨(命题三十一及其绎理和附释,命题三十二及其附释,命题三十三和命题三十四)
第四章 感性冲突(命题三十五到命题四十七)
1.爱何以会转化为恨(命题三十五及其附释、命题三十六以及其绎理和附释、命题三十七和命题三十八,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三十二)
2.拒你所欲和欲你所拒(命题三十九及其附释,命题四十及其附释和绎理一与绎理二及绎理二附释,命题四十一及其附释,命题四十一绎理及其附释,命题四十二、命题四十三和命题四十四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三十四、定义三十六、定义三十七、定义三十八、定义三十九和定义四十二)
3.厌憎和迷恋(命题四十五、命题四十六、命题四十七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五和定义十一)
第五章 感性生活中的偶性和变动(命题四十八到命题五十七)
1.固着(命题四十八、命题四十九及附释)
2.预感(命题五十及其附释)
3.无常的喜怒哀乐(命题五十一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二十七、定义四十、定义四十一)
4.心灵的几种走锚情状(命题五十二及其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四、定义五、定义十和定义四十二)
5.忧虑与偏好(命题五十三及其绎理,命题五十四,命题五十五及其绎理、附释及该附释之绎理和附释,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二十五和定义二十六)
6.关于偶性的感性行为的推导以及对受感致动的被动情状的一般定义(命题五十六,受感致动的诸情状定义之定义四十五、定义四十六、定义四十七、定义四十八,以及受感致动的情状的总定义)
7.个体感性体验的差异性(命题五十七及其附释)
第六章 受感致动的主动情状(命题五十八和命题五十九)
主要受感致动的情状形态索引
《伦理学》第三部分纲要
代译后记:斯宾诺莎《伦理学》Affecn,s概念意涵锥指5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