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性问题与概念史研究(代绪论)
1.概念史研究的问题意识
2.概念史研究的对象
3.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章 英国古典功利主义
1.1 英国转型时代的社会背景及Utilitarianism的提出
1.1.1 功利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1.2 古典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1.1.3 边沁的思想关怀
1.2 边沁思想溯源
1.2.1 Utmtarianism的词源考察
1.2.2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概念的演变
1.2.3 边沁功利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1.3 边沁思想的“激进性”
1.4 边沁与英国社会改革
1.4.1 英国社会改革效果
1.4.2 边沁参与改革的过程
1.4.3 功利主义与资本主义形成
1.5 穆勒与功利主义
1.5.1 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
1.5.2 穆勒的修正
1.5.3 边沁思想和穆勒修正后的思想比较
1.5.4 穆勒思想的传播与“理论旅行”
第二章 “功利主义”的日本旅行
2.1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社会背景
2.2 Utilitarianism译词的变化过程
2.2.1 早期英和字典中译词的变化
2.2.2 著作文献中译词的变化
2.2.3 译词演变的总结
2.3 明治早期:“功利主义”的引进
2.3.1 西周对Utmtarianism引入的贡献
2.3.2 福泽谕吉早期与功利思想的提倡
2.3.3 中村正直与穆勒思想的引入
2.4 明治中期:“功利主义”批判
2.4.1 福泽谕吉的思想转变
2.4.2 加藤弘之对功利主义的理解
2.4.3 井上哲次郎对功利主义的抵制
2.4.4 功利主义的“污名化”
2.5 “功利主义”日本“中转”旅行总结
2.5.1 接受特点
2.5.2 接受影响
第三章 “功利主义”的中国之旅
3.1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状况
3.2 “功利主义”在中国的引入
3.2.1 粱启超与“功利主义”传播
3.2.2 日本社会思想环境对梁启超的影响
3.2.3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3.2.4 “新民论”与“进化论”
3.3 严复与“功利主义”
3.3.1 《天演论》及其他文本中的“功利”
3.3.2 严复所译英文原著中相关英文词
3.3.3 严复功利观与“开明自营”
3.3.4 严复“功利观”与“功利主义”比较
3.4 “功利主义”译词与概念传播
3.4.1 “功利主义”的译词
3.4.2 “功利主义”概念传播
3.5 “功利主义”与中国社会的互动
3.5.1 早期教科书的影响
3.5.2 学术界对“功利主义”的看法
3.5.3 社会层面的影响
第四章 近代中国传统功利观与“功利主义”
4.1 传统话语中的“功利”
4.2 历史上的“义利之辨”
4.2.1 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
4.2.2 晚清期间义利之辨
4.2.3 传统功利观的内在变化
4.3 “义利之辨”与功利主义之比较
4.3.1 二者的前提和基础
4.3.2 二者所涉及的内容范围
4.3.3 二者的功能和作用
4.3.4 关于二者异同的总结
第五章 从UtiIitarianism到“功利主义”的全球理论旅行
5.1 萨义德的“理论旅行”
5.2 理论旅行的“起点”
5.3 理论旅行的“过程”
5.4 理论旅行的“到达”
5.5 “功利主义”理论旅行的作用
补遗:功利主义在中国另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及影响
参考文献
附表1 明治时期部分英和辞典相关译词汇总
附表2 明治时期边沁、穆勒Utilitarianism有关译著及日本学术界部分相关著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