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孟子》核心思想的100条语段,进行释析、翻译,汉越对照,并根据文意配绘彩图。释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中文读者及越语人群阅读《孟子》提供了一个优质读本,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儒家学者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一本书。孟子名轲,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前后,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前后。孟子的出生地是邹地(今山东邹城市)。
传说孟子小时候比较贪玩,不努力学习,他母亲为了教育他,生气地拿刀割断织机上的布,并向孟子说明,学习如果中途而废,将会一事无成。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此以后刻苦学习,学问长进很快,终于成为当时掌握儒学精义的大师。“孟母断机”在此后也成为贤母教子的典范。
关于孟轲伦理思想的渊源,一般认为他受学于子思的弟子。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他以孔门嫡传、儒学正宗自居。针对当时的其他学派,孟子与墨家、杨朱、农家、告子等激烈辩论,同时又身体力行,不知疲倦地率领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周游列国,宣扬儒学,劝导诸侯,使儒学的影响日益广大,成为引人注目的显学。
孟子“言必称尧舜”,宣扬儒家仁义之道的优越与威力,企望说服齐、梁、滕诸国君主施行仁政,建成礼义之邦。他信心十足地对梁惠王说,实行仁义之道,会使君臣上下仁义有信,敬业爱民,为百姓带来太平的丰衣足食的生活;百姓只要安居乐业,再加以仁义教育,就会忠勇无敌,震撼天下;然后武装他们,征服那些无仁义道德的诸侯,就会“易如反掌”;即使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王侯,也会大有作为。孟子的这个理想,可以说表达了当时百姓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并不符合各诸侯国君主的需要。因为,战国七雄,势均力敌,各国的大王都忙于备战,寄希望于武力,形势不容任何一位大王慢慢地进行道德建设,故梁惠王对孟子的说辞,半信半疑。而孟子又是很倔强高傲的学者,对任何一位王侯都很藐视,决不肯屈就。结果,他周游列国而得不到一位王侯的信用,可谓奔波劳碌一事无成。
但挫折并不能使胸怀浩然正气的孟子屈服,他坚信如欲平治天下,一定要以道德建设为先,处理好仁义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而战国时代,诸侯称霸,急功近利,忙于兼并敌国而不择手段,以阴谋欺诈为时尚,篡逆杀戮遍天下。终身布衣且有良知的孟子,深知百姓的苦难无助,为之气愤不已。同时,他也坚信儒道定会有复兴的一天。于是寄希望于后学,广收弟子,传道授业,培养精英。在教学之余,孟轲与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回顾游说各地王侯的经历与言论,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的仁政观念完全是以仁义为内容,善性为其基础。善,追求善,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养成的信念。因为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能没有互爱互助关系,日积月累,便形成人的自然心性。这种互爱的心性,孔子概括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是人际关系理想的善意。儒家的孟子从性善出发,运用孔子倡导的忠恕之道,体会自己的所爱所欲,再进一步推想百姓与自己的爱恨一定相同,然后扩充自己的善心,用于政务。百姓所爱、所需的,予以满足;所恶、所厌的,予以清除。这就是仁政。这个看似简单的政事,要实行可不容易。因为社会上阶级阶层、地位处境、利益矛盾纷繁复杂,善恶标准很难统一。尽管如此,在整个社会上还是可以求同存异,找出一个抽象的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使其成为高于社会一般水平的理想的道德规范。这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仁义”二字。从最高的君主到位于下层的人民,都可以用来对照自己的不足,孟子称之为“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在发现人家对自己嫌弃或遭遇失败的时候,首先自我反省,即用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检查自己,尽快改正。这就是用善来提高自己的德行,以调节人际关系。如用仁义整肃上下级的规矩与秩序,君主官宦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忠诚从政,为政治手段加上仁义的光彩;家族家庭可以用仁义来增加相爱相亲的温情,促进成员的团结;朋友可以用仁义相互激励,增强凝聚力。最终将使国家安定兴旺。这不但对古代的社会有用,对当今的世界各国,都有参考价值。总之,以仁义为核心的善道,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孟子》这部书,在讲述伦理道德的渊源、内涵,总结修养善性的方法等方面,可以说是空前的丰富而系统,具有突出的价值和地位。
为帮助有兴趣的朋友们了解《孟子》一书的内容,我们选择精彩的论述,编译成《孟子选译》一书。按原著章节,分条释析,并择录显示该条目主旨的语句作为小标题,同时进行外语翻译,汉外对照,配绘彩图,以便阅读、传播。
所选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仁义为核心的性善论的内涵与意义;
2.君主的道德修养及其作用;
3.仁义之道在仁民、爱民、养民、卫民、乐民诸方面的运用;
4.执政大臣的道德修养与意义;
5.君子的胸怀学养,及其进退态度;
6.平民的生活与地位。
期待读者阅读本书后,可以对孟子的仁政思想、伦理思想有大致的了解,并对孟子的人格意志有所向往与尊敬。
1.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1.1章
【释文】
孟子觐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辞千里而来,一定带来了治国的高见,让我国获利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你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要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么有利于我的国?’大夫问:‘我的封地怎么得利?’士和百姓问:‘怎么让我们得利?’君民上下争利不休,国家就危险了。……如果都为争利而忘义,夺不到利就会争斗不休。从来没有讲仁德却遗弃父母的人,也从来没有心怀忠义而怠慢其君主的士。所以,君王只要提倡仁义道德就足够治好国家了,何必要说利呢?”
【解析】
仁义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儒家伦理学说的第一要义。在春秋至战国的几百年里,大大小小的诸侯争权夺利,攻城略地,使民不聊生,让儒家看清了重利益轻仁义的危害,于是提出以仁义治国、统一天下的学说。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原文】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1.3章
【释文】
如果官府不在农忙时节对农民征役,粮食就会吃不完;如果不用密网捕捞池塘中的鱼类,鱼鳖之类就会食用不完;如果按自然季节砍伐树木,木材就会使用不完。粮食和鱼类食用不完,木材也使用不尽,这是使百姓能够养活家人、埋死亡亲人而无遗憾的办法。民众对养生死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
【解析】
华夏民族自古以农为生,所以很早就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要求合理地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民富国强。在诸侯连年混战的春秋战国时代,不仅百姓伤亡惨重,就连山林水利也遭到破坏。孟子在此要求梁惠王施行王道,以民为本,有深远的意义。
6.王顾左右而言他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2.6章
【释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负责司法的长官管理不好自己的下属,那该怎么处理?”宣王说:“罢他的官职。”孟子说:“整个国家治理不好,又该如何处理呢?”齐宣王左看看右望望,把话题岔开了。
【解析】
孟子认为从君主到各级官员,都应以仁义的精神恪守自己的职责,办好自己应负责的事务,否则就应罢免其官职。齐宣王心知孟子在批评自己,而不敢正面回答,“顾左右而言他”地岔开话题,窘态毕现。
目 录
1.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8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4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8
5.鳏、寡、独、孤,天下之穷民 22
6.王顾左右而言他 26
7.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28
8.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32
9.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38
10.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42
11.何谓浩然之气 44
12.勿揠苗助长 50
13.何谓知言 54
14.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60
15.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64
1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70
17.仁者如射 74
18.与人为善 76
19.天时、地利、人和 82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6
21.辅世长民莫如德 90
22.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94
23.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96
24.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100
2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 102
26.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106
27.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110
28.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 114
29.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116
3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18
31.志士不忘在沟壑 124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126
33.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 128
3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32
35.惟仁者宜在高位 134
36.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138
3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140
38.不仁者可与言哉 142
39.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46
40.得民心有道 148
41.自暴自弃 150
42.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156
43.守身,守之本也 158
44.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162
45.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68
4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172
4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74
48.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76
4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80
50.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182
51.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184
52.言无实不祥 188
53.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192
54.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196
55.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200
56.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202
57.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206
58.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 210
59.观近臣,以其所为主 212
60.友也者,友其德也 216
61.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218
6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 220
63.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224
6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228
65.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32
66.舍生取义 234
6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38
6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240
6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246
70.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250
71.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252
72.好善优于天下 256
7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60
7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64
75.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266
76.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270
77.万物皆备于我 272
78.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76
79.耻之于人大矣 278
80.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282
8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84
82.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288
83.君子有三乐 290
84.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 294
85.登泰山而小天下 298
86.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 302
87.居仁由义 306
8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308
8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310
90.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14
91.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316
92.尽信书不如无书 320
93.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322
94.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326
9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28
96.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 334
97.君子与性命 336
98.充实之谓美 340
99.说大人,则藐之 344
100.养心莫善于寡欲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