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反近人“先秦诸子不自著书”之说,以为《孟子》此书实如《史记》所言,乃孟子自著,而为其高第弟子续成,故能义旨严密,条贯井然。以此为基础,作者对各卷的先后次序、每一卷的篇章结构皆作了仔细分析,以见《孟子》一书义理系统的圆融周密,浑然一体。
★ 作者以“经学”视角理解《孟子》。所谓“经学”视角,基于先秦儒学仁智一体的德性思维,在对“天道”一体性的把握之中,揭示孟子与原儒的心性结构与体用层次,因此对《孟子》大义的阐释与时论颇有不同。
★ 作者对《孟子》解读的同时,也尝试打通《周易》《礼记》等经典,以揭示孔孟学术的一贯之处,证明孟子非仅先秦诸子之一,实为孔子以后儒学的枢纽所在,其学说实有无可取代的价值。
★ 在解说《孟子》过程中,本书也对道、墨、名、法、纵横诸家之说有所辨析,以经学衡判诸子,使各自的学术特色、价值与在学术史上的定位得以凸显。
★ 作者力主对《孟子》的阐释应该是开放的,因此尽量融会近世中西学术,也体现了时代的特色,是站在今天人的立场去看待经典,而不是固守古人成说。
自序1
原序1
凡例1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1
卷二梁惠王章句下45
卷三公孙丑章句上93
卷四公孙丑章句下137
卷五滕文公章句上175
卷六滕文公章句下221
卷七离娄章句上269
卷八离娄章句下349
卷九万章章句上429
卷十万章章句下493
卷十一告子章句上543
卷十二告子章句下615
卷十三尽心章句上673
卷十四尽心章句下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