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前孟学史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59073
  • 作      者:
    作者:高正伟|责编:王传龙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高正伟,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宜宾学院文艺学部教授,先后在《孔子研究》《图书馆杂志》《新疆大学学报》《诸子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杜甫涉酒诗文辑录与研究》《孟子鉴赏辞典》(合著)等。主要从事诸子学研究,特别是《孟子》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对唐前孟学史展开系统研究,分为“战国孟学史”、“秦汉孟学史”、“魏晋南北朝孟学史”三编,共十五章。研究在穷尽式梳理唐前孟学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社会思潮,从文化、哲学、思想以及文字等角度,分析各个时代对孟子天道观、心性论、仁政观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评述孟子学说在每个接受者身上以及每个阶段的传承与改造情况,客观还原孟学在当时的存在状况,并对传承与改造本身作出评价。研究还概括了孟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了孟子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演变以及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本论题研究文献综述
二、本论题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三、孟子思想概述
第一编 战国孟学史
第一章 战国孟学概说
第一节 战国孟学发端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战国孟学的发端过程及特点
第二章 孟子后学对孟子学说的继承与发挥
第一节 思孟学派说概述
一、有关思孟学派的讨论
二、思孟学派的应有价值和地位
第二节 帛书《五行》说文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竹帛《五行》的成书时间与作者
二、帛书《五行》说文与《孟子》相关文献梳理
三、帛书《五行》说文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帛书《德圣》篇对孟子学说的因袭
第四节 帛书《五行》说文在孟学史中的意义与地位
第三章 荀子对孟子学说的批评与发展
第一节 对孟子的直接批评
一、对孟子学说的总体批评
二、对孟子言行的批评
第二节 对孟子天人观的改造
第三节 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一、从心之所生为性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二、从“人之性善”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第四节 对孟子“内圣”工夫的反叛
一、孟荀对内圣、外王的评价
二、从“人皆可以为尧舜”到“涂之人可以为禹”
三、从“求其放心”到“长迁而不反其初”
第五节 对孟子王道论及法先王主张的拓展
一、从王道到霸道
二、从法先王到兼法后王
三、从仁政到礼法之政
第六节 对孟子义利观和禅让说的继承
一、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兼顾的转变
二、对孟子禅让说的继承
第四章 先秦其他诸子对孟子学说的阐释
第一节 韩非子对孟子学说的阐释
一、对孟子的总体批评
二、对孟子性善论及其他思想的批评
三、对孟子仁义说的批评
四、对孟子义利观的批评
五、对孟子民心思想的批评
第二节 《吕氏春秋》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一、对孟子人性论的吸收与改造
二、对孟子仁义之战的支持
三、对孟子仁政说的发扬

第二编 秦汉孟学史
第五章 秦汉孟学概说
第一节 秦汉孟学初兴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秦汉孟学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孟学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