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辞
第一讲 秦朝与法家的盛灭:华夏文化与哲理的历史拐点
第一节 秦政的人事来源
第二节 秦政的思想来源——《韩非子》(上):奸蔽无处不在
第三节 秦政的思想来源——《韩非子》(下):如何烛奸去蔽?
第四节 秦朝覆灭的关键人物:李斯和赵高
第二讲 秦灭汉兴的哲理效应
第一节 秦之兴旺与士人之绝望
第二节 “秦灭”造就的千古良机:反秦乃汉文化与哲理之源
第三节 秦的灭亡带走了哪些哲理的成功机会?
第四节 反秦兴汉成就了什么哲理与政治?
第三讲 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一):过秦、天人相与、元时、改制
第一节 “过秦”的含义何在?
第二节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一):天人相与之际
第三节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二):元深天端之时义
第四节 受命改制:如何理解“应天化”中的“不变”?
第五节 改制中的元更化:如何“犯上”而又“不作乱”?
第四讲 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二):三统与一统、天人感应
第一节 通三统和独尊儒术
第二节 简单评议徐复观先生的《两汉思想史》
第三节 天人感应
第五讲 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三):阴阳五行、类比感应法、深察名号
第一节 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
第二节 董仲舒的五行说
第三节 天人感应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类比法
第五节 深察名号的哲理
……
第六讲 佛教人华的哲理途径
第七讲 中国佛教的特征:《大乘起信论》、天台宗和华严宗
第八讲 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一):周敦颐如何开创了宋明道学?
第九讲 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二):二程
第十讲 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三):朱陆异同
主要引用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