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哲学简史(彩图精装本)哲学家冯友兰畅销七十年的经典 中国哲学入门读物 涂又光翻译
0.00     定价 ¥ 143.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25865
  • 作      者:
    冯友兰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引领人生,轻松讲解中国哲学文化的妙趣真谛;冯友兰亲自审定,北大出版社专属版权;全球的中国哲学,古今的人生智慧;季羡林、杨振宁、李泽厚、易中天、蒙曼等荐读,北大的校庆书,清华的毕业礼,高中生必读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冯友兰

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早年留学美国,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贡献重大的杰出学者,也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是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人。


涂又光

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的境界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在第一章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恰当的。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前几章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科学的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展开
目录

001 自序


001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015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031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041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055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067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077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089 第八章 名家

103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115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131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143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157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169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181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193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205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219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233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

247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

257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271 第二十二章 禅宗:静默的哲学

283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297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309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323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335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人

349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