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此殊途(儒学社会性格的明清嬗蜕)(精)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115757
  • 作      者:
    作者:张循|责编:王莹//李蕾//周雨|总主编:王东杰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要保证有一碗饭吃,也要有一本书读观察清代思想史的新视点。 简单地说,本书作者有这样一种看法,即通过观察东洋眼光下的中国“近代思想”的图像,可以帮助已经熟悉明清思想断裂一面的我们,在同一时刻关注到明清思想连续的一面。既然这两面同时存在,那么特异于宋明理学的清代汉学的“道问学”精神,恐怕就不能代表清代儒学的全部传统,也就不能被孤立出来视为一种“知识论述”或解释为“知识主义的转变”。它在历史语境里的真正意义必须与明清思想连续性的这一面结合起来重新加以整体的考虑。所以同时看到断裂与连续的两面,将有利于我们获得考察明清思想,尤其是清代思想史的新的“综合的视点”。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循(1978-),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2015-20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人。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西部项目课题各一项。代表性论作有《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从明末到清初,儒学从“尊德性”的理学逐渐转变成“道问学”的考据学。儒学面貌何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本书基于晚明以降社会经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背景,从儒家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理想入手,以“儒学的社会性格”为视角,考察当时儒者针对个人修养和改造社会两大目标的讨论与实践,分析清代儒学的转向,力图将儒学内在逻辑与其所处外缘环境结合起来,在融会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考据学获得一个综合的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从明末到清初,儒学从“尊德性”的理学逐渐转变成“道问学”的考据学。儒学面貌何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专门大问题。自清末以来,已经有许多研究者对这一转变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些解释虽然繁多,能自成一家言者亦不过数家,大体可从思想的外缘与内在两个方面来着眼。就思想的外缘一面而言,章太炎将考据学的兴起视为清代严酷政治压迫的产物,士人以不涉现世政治风险的古典考据为其逃死之途,所谓“家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纾死”(章太炎、刘师培等,2006:5)。侯外庐等人则援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式,把明清之际的思想转变看作底层经济基础变动的表征,
清代思想史的意义就是一场“启蒙运动”,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发出声音(侯外庐,1958)。从思想内在着眼者则强调思想史本身有一种固有的动力推动自身的演变。钱穆提出他的“每转益进”说,以为清代考据学是从宋明理学中移形转步而来,“清代乾嘉经学考据之盛,亦理学进展中应有之一节目”,然则“有清三百年学术大流,论其精神,仍自延续宋明理学一派,不当与汉唐经学等量并拟”(钱穆,2004:357-359)矣。余英时继承钱穆“延续”的眼光而为说更为精密,其“内在理路”说以为,清代的考据学转向是儒学内部“道问学”传统兴起的结果,正是理学内部义理争论的持久不绝,使学者不得不回头取证于儒家经典而求最后解决,“道问学”之兴起亦便托运于此(余英时,2000)。至于梁启超和胡适视清代考据学为针对宋明理学空疏流弊的一场反动(梁启超,1985;胡适,1991:997-1103,1143-1185),则是介于思想内、外之间的解释,因为清初诸儒之斥责理学空疏,大体皆伴随着视理学为明亡祸首的情绪。
现在回头审视这些既有解释可以感觉到,一般地说,它们各自看到了明清儒学转向过程中的某些面相,针对这些面相而提出了转变发生的原因。但很显然,这些解释中没有哪一种是全面性的,都不可能仅靠一家之力即将问题全部解决。当我们以其中任何一种解释来观察历史时,都能或多或少地发现这种解释所不能处理的史实。由此我们即能得到一个启示: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原因本来就是多元的。如果具体到历史实际过程之中,则意味着不同的儒者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原因”而转入通往考据学的方向。钱穆说“清初诸老,尚途辙各殊”(钱穆,1997:353),大体即是此意。级在发出声音(侯外庐,1958)。从思想内在着眼者则强调思想史本身有一种固有的动力推动自身的演变。钱穆提出他的“每转益进”说,以为清代考据学是从宋明理学中移形转步而来,“清代乾嘉经学考据之盛,亦理学进展中应有之一节目”,然则“有清三百年学术大流,论其精神,仍自延续宋明理学一派,不当与汉唐经学等量并拟”(钱穆,2004:357—359)矣。余英时继承钱穆“延续”的眼光而为说更为精密,其“内在理路”说以为,清代的考据学转向是儒学内部“道问学”传统兴起的结果,正是理学内部义理争论的持久不绝,使学者不得不回头取证于儒家经典而求最后解决,“道问学”之兴起亦便托运于此(余英时,2000)。至于梁启超和胡适视清代考据学为针对宋明理学空疏流弊的一场反动(梁启超,1985;胡适,1991:997—1103,1143—1185),则是介于思想内、外之间的解释,因为清初诸儒之斥责理学
不过现在我们必须注意:第一,无论时人走向考据学的具体原因何在,只要他们将经史考证之学视为学问的正途,就意味着儒学理论重心的一个暗中的转移,即从“道在人心”转向“道在六经”;第二,这个从“道在人心”向“道在六经”转变带来的结果将是“整体性”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层面的问题。现代研究清代思想史的人有一个常见的偏向,他们习惯用现代的学术分类来回溯清代考据学,以寻找其中蕴扁的“现代性”。站在现代诠释的角度,这样的看法或亦无可厚非,但若从历史学的立场出发,我们也许更应该将清代考据学放回其原有的整体背景中来考虑,恢复考据学家们“儒者”的身份。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宋代以降的新儒学,其最终目的在于行道,以建设出一个符合“道”的理想世界。尽管这个愿望时强时弱、时显时隐,但始终如喑者不忘言、痿者不忘起,一旦外缘条件允许,立刻就会跃上前台。从这里着眼,则钱穆所谓自宋以下都是“理学一派”确实有相当的道理。新儒学在整体上是一种追求从“内圣”到“外王”连续过程的学问,在这一点上,自宋至清的儒学精神的确基本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存在,就整体的文化史而言,是由于这期间社会结构的大体一致。进入宋代,唐以前的世家贵族消灭殆尽,“四民”社会逐渐成形,其中的“士”阶层始终以“内圣外王”的理想参与政治、领导社会,并起到沟通社会上下层的作用。数百年时间里,士人“内圣外王”的理想虽基本不变,但其“内圣外王”的具体方式则随着思想内在逻辑与外缘环境的不断互动而屡有调整。通过追寻这一系列调整的大脉络,我们就能把握到士人在不同阶段时其精神意
展开
目录
引言
上篇 “求同”与“存异”
明清之际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一、儒学的社会性格
二、理论重心的转移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三、外缘力量的推动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四、余议:“求同”与“存异”的确解
下篇 “自治”与“治人”
清代考据学与儒家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一、“自治”与“治人
二、宋、明理学里“自治—治人”的偏向
三、清代考据学对“自治—治人”有意识的区分
四、余议:儒学社会性格的文化史意义
结语
附录 明清思想史“连续着的基础构造”
——读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和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