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老学史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202550
  • 作      者:
    作者:陈成吒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在辨析先秦学术变革、老子与老子学关系的基础上,对老学的产生及其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规律。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先秦学术变革新论
二、从老子到无尽的老学
三、先秦老学史研究现状与本书基本构想
第一章 春秋时期老子亲传弟子的老学
第一节 孔子的儒道融通老学
一、儒道融通下的天人折中
二、修齐治平体系中的老学踪迹
小结
第二节 关尹子及其太一老学
一、关尹子其人其书辨析
二、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小结
第三节 文子等人的“明王”老学
一、文子其人其书辨析
二、文子明王论下对“天道”“人道”的发展
三、阳子居、柏矩的“明王”老学
小结
第四节 亢仓子等人的隐道全生老学
一、亢仓子、南荣趎的“藏”道
二、壶丘子林及其“游”道
三、老菜子及其赤子柔弱之道
小结
第二章 春秋时期其他诸子的老学
第一节 邓析子开创刑名老学
一、身世与遗说小辨
二、对老子思想的刑名转化
小结
第二节 孙子对老学的兵道接受与转化
一、道德论的接受与转化
二、征伐、治军理念的继承与变革
三、用兵之道的转化与践行
小结
第三节 范蠡及其三道老学
一、生平新辨
二、天地人三道老学
小结
第四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的吸收与转化
一、颜回“心斋”“坐忘”中的儒道交融
二、子夏以易理为核心的儒道融通
三、曾子儒道融通下的天道观及其修齐治平论
小结
第三章 战国早期的老学
第一节 子思、墨子对老学的吸收转化
一、子思“性”“教”论中的儒道融通
二、墨子“天”“鬼”体系中的道墨融通
小结
第二节 列子对老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天道生化,万物化生
二、法道修身,贵在虚、梦、游
三、法道治国,贵在持正、盗天
小结
第三节 魏文侯庭下和周太史儋的老学
一、田子方、段干木的自虚保真之道
二、李克、吴起对老学的兵家法家转化
三、太史儋对老学王霸思想的坚守与发展
小结
第四节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学
一、墓主的儒家身份
二、墓主的儒家化老学
小结
第四章 战国中期的老学
第一节 告子等对老学的全生、刑名转化
一、告子、杨朱对老学的“为我”“贵我”转化
二、惠施、申不害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三、尸子、商鞅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小结
第二节 黄帝学派及其老学
一、稷下学宫托古思潮与黄帝学派
二、代表人物对老学思想的多元转化
三、《黄帝四经》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
小结
第三节 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转化
一、道生万物,各有“吹”“言”
二、体道消融,重构“无用”体系
小结
第五章 战国晚期的老学
第一节 屈原与荀子的老学
一、屈原的修仙关政老学
二、荀子和《孔子家语》对老学的认知与转化
小结
第二节 韩非子的法家化老学
一、尊崇老子,改造其书
二、对道德体系的继承与转化
三、对修德思想的发挥与转化
小结
第三节 《吕氏春秋》对老学的杂家式吸收与转化
一、古典与革新兼备的道论
二、全天贵生的修身之德
三、道德义法的治平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