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能弘道(二程语录与洛学门人研究)/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202307
  • 作      者:
    作者:申绪璐|责编:王赫|总主编:王国平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从北宋二程提出后世称作洛学的思想,发展至南宋朱熹成为全国性的学术思潮,二程门人的“弘道”至关重要。然而与已为学界热点,甚至发展为专门研究领域的朱子后学、阳明后学的研究相比,程门后学的研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本书通过二程语录研究具体的讲学现场,分析洛学思想产生与传播,具有相当的学术创新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申绪璐,男,1982年生,河南新乡人。郑州大学哲学系本科,复旦大学中国哲学硕士、博士,博士期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访问学习。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多次赴日本九州大学、信州大学、东洋大学、福冈教育大学等高校访问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江户儒学。


展开
内容介绍
申绪璐副教授的这部学术专著,专注于分析《二程语录》中有名姓甚至时间、地点可考的各卷材料,将二程弟子分作早期以朱光庭、刘绚和李籲为代表的河南学者,以吕大临为代表的关中学者,以谢良佐、游酢、杨时为代表的元丰四年(1081)颍昌问学者,元祐期间(1086一1093)以周行己、刘安节、鲍若雨为代表的浙江永嘉学者,以及元符三年(1100)程颐自涪陵还洛之后南方学者以及洛阳学者张绎、尹焞。申绪璐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从文献的角度分析《二程语录》的编撰学者与完成时间及其它们在学者问的传阅,也揭示出《二程语录》的相关材料出现后辈的学者的具体情形以及学者对其展开的讨论,以期反映这些语录的学术影响。通过程门弟子对《二程语录》的编撰、讨论与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二程门人以及洛学思想发展传播的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人能弘道:二程语录与洛学门人研究》:
  一 刘安节
  刘安节,字元承,温州永嘉人,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生,元符三年(1100)进士,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夏五月卒。与其堂弟刘安上(字符礼)一同师事程颐,人称大刘、小刘。和许景衡、周行己等人一并被称作“永嘉元丰九先生”。朱熹《伊洛渊源录》中收录了许景衡为其所作的《墓志铭》,黄宗羲《宋元学案》中“知州大刘先生安节”的内容基本源于许景衡的《墓志铭》。
  据杨万里所论,刘安节等人早年师事乡贤林石,林石主张“为己之学”与二程主张的道学思想一致。另据许景衡所作的《墓志铭》中记载,刘安节“既冠,游太学”。刘安节的既冠之年为元祐二年(1087),也正是旧法党人重振之时,此时刘安节兄弟到京师,想必亦受这样的风气影响。不过有趣的是,许景衡的《墓志铭》中丝毫没有提及师事程颐以及编撰《伊川语录》之事,这大概与徽宗时期的政治气氛有关。考虑到之后的新旧党争,刘安节兄弟师事程颐应在元祐年间。
  第二章已经提及,关中学者所记《程氏遗书》卷十五的资料在卷十八中有多处重复出现,甚至卷十八中直接出现苏晒与程颐的问学记录。这表明元祐年间,刘安节与苏昞等人曾一起在洛阳问学于程颐,或许刘安节已经接触到关中学者记载的语录。抄录部分资料。
  元符二年(1099)九月因立刘氏为后一事,邹浩上书言极谏,触怒哲宗而被削官羁管。据《宋史》记载,“蔡卞、安悖、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不畏政治迫害的送别人群中,就有刘安节。《墓志铭》中提及,“邹公浩以右正言得罪,公与其所厚者数辈,追路劳勉之”。由此可见,元符末年虽然旧法一派不断地遭到打击,但仍有着极强的势力,刘安节亦自觉地参与旧法党人的活动。
  在记于徽宗政和元年(1111)七月至十月间的《龟山语录》“毗陵所闻”中,第一条即“刘元承言:‘相之无所不用其敬,尝挂真武画像于帐中,其不欺暗室可知。’”刘安节路过毗陵,拜访在此定居的杨时。一般认为《龟山语录》为陈渊所记,此时陈渊得知刘安节编有二程语录,后来专门拜访其子刘诚寻访此卷。
  程颐评价刘安节:“只它守得定,不变却,亦早是好手。”二程生前,已经有不少门人记录的语录流传,如前引谢良佐所说“昔从明道、伊川学者,多有《语录》……二刘(刘安节、刘安上)各录得数册”。谢良佐特别指出刘安节兄弟整理的《伊川语录》,可见徽宗时期该卷语录已在道学群体中广泛流传。南宋初年的重要道学家高闶亦曾指出刘安节整理的《伊川语录》的重要性:“伊川先生议论不事文采,岂有意于传远哉?然犹班班可考者,以有刘元承之徒口为传授故也。”高闶充分肯定刘安节整理的《伊川语录》,可见此时刘安节编纂的《伊川语录》已经获得了道学群体的重视。
  二 《程氏遗书》卷十八的思想分析
  刘安节所编《程氏遗书》卷十八的显著特色即程颐语录经过了刘安节的编辑整理。不仅内容相似的条目被放在一起,而且全部的259条亦是按照仁、恭敬、修身、静敬、养气、释老、论孟、六经、史论、礼仪的顺序排列。显然,这样的编排本身,体现了刘安节对于洛学尤其是程颐思想的理解。下面将着重通过仁、敬、气的三个方面予以讨论,分析刘安节所编《伊川语录》中的思想特色。
  (一)仁
  《程氏遗书》卷十八的前7条都是有关仁之本性的讨论。第1条语录即程颐提出的求仁之方,“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这样的一个说法,对于后来湖湘学派的张栻有很大的影响。前7条有关仁之问题的关注,主要强调本体之性的仁与具体发用的情之间的区别。对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情就是爱,但程颐明确反对世人“以爱为仁”的观点,程颐提出:“爱自是情,仁自是性。”换言之,爱之情是本体之性仁的发用,但是不能直接地将发用之爱看作本体之性。
  对于《论语·学而》中有子所说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在卷十八的第3条,程颐同样基于“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的区分,指出“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对于“孝悌为仁之本”,程颐认为孝悌是当作“行仁之本”,即由对父母、兄长的孝悌行为,可以实现仁之本性。但是同样的,不能将具体的行为等同于本性之仁。
  在第6条中,弟子以五谷之种比喻仁,种子待阳气而生比喻心的作用。在程颐的弟子看来,本体之性必须借助于心的作用才能展现出来。程颐否定这一观点,并指出“阳气发处,却是情也。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程颐认为,生之本性就是仁,即不可以将谷种的生长看作阳气的作用。阳气只是外在的因素,具有决定性的还是种子自身。这里,程颐强调生之性的仁与具体之发用的情的区别,反映了程颐性体情用的基本观点。在第8条有关忠恕的讨论上,程颐再次提出“忠恕只是体用”,“然恕不可独用,须得忠以为体”,突出反映了理学体用观的思维方式。
  ……
展开
目录

前言 二程弟子与洛学思想之传播 6


第一章 河南学者研究 8

第一节 河南学者及其所传语录 8

1 《程氏遗书》卷一与李籲 8

2 《程氏遗书》卷十一、十二、十三、十四与刘绚 13

3 《程氏外书》卷一、卷二与朱光庭 17

第二节 河南学者所录二程思想 20

1 朱光庭所记二程思想 20

2 刘绚所记程颢的思想 27

3 李籲所记二程思想 44

4 李参所记程颐思想 50

第三节 结语 53


第二章 关中学者研究 54

第一节 关中学者及其所传语录 54

1 《程氏遗书》卷二文献考辨 55

2 《程氏遗书》卷十文献考辨 57

3 《程氏遗书》卷十五文献考辨 61

第二节 关中学者所录二程思想 65

1 《程氏遗书》卷二思想研究 65

2 《程氏遗书》卷十五思想研究 78

第三节 结语 88


第三章 谢良佐 90

第一节 《程氏遗书》卷三与谢良佐 90

1 谢良佐生平考论 90

2 《程氏遗书》卷三文献考辨 98

第二节 《上蔡语录》及其思想研究 101

1 佛老观 101

2 圣人气象 107

3 知命养气 112

4 横渠之学 114

5 忠恕不可缺 116

6 诚敬 117

第三节 结语 120


第四章 福建学者 121

第一节 《程氏遗书》卷四与游酢 121

1 游酢生平考论 121

2 《程氏遗书》卷四思想研究 126

第二节 杨时弟子与二程语录 129

1 杨迪 129

2 陈渊 133

3 罗从彦 135

第三节 结语 143


第五章 永嘉学者 144

第一节 《程氏遗书》卷十八与刘安节 144

1 《程氏遗书》卷十八与刘安节 144

2 《程氏遗书》卷十八的思想分析 145

3 《程氏遗书》卷十八与洛学思想传播 148

第二节 《程氏遗书》卷二十三与鲍若雨 150

第三节 结语 160


第六章 江南学者 161

第一节 《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与江南学者 161

1 《程氏遗书》卷二十二的学者考辨 161

2 《程氏遗书》卷二十二思想研究 167

第二节 《程氏遗书》卷二十四研究 192

读书之方 192

天理 193

气 195

第三节 结语  


第七章 张绎、尹焞  

第一节 《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与张绎  

1 张绎的学行  

2 《程氏遗书》卷二十一思想  

第二节 尹焞生平与相关思想  

第三节 结语 


附录:《程氏遗书》《程氏外书》相关人物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