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通而又很重要的东西,就像火、土、金、木等。上善为什么像水,而不是像火、土、金、木?金木水火土是当时人们认识中很重要的五类东西,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可偏偏水成为上善之比。初人道的人肯定会有疑问的。五行学说,或许产生于更早的时期。因为我们的《周易》只是三易之一,还有比《周易》更早的《连山易》和《归藏易》。六十四卦不应仅仅是《周易》特有的,在《连山》和《归藏》中也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五行演化过来的。有疑问而不放弃对道的追求,提出为什么要说“上善若水”而不是“上善若火”“上善若土”“上善若金”“上善若木”,这既有道利带来的坚持,也有内在好奇心的驱使。这个问题也可以拿到现在来问。因为五行中的五类元素,都是很重要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现在可能要说,我们古人真的很伟大,能够提出这么玄奥的学说。有玄奥学说的不只是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中也有四元素学说,其他文明也一样。对世界构成的最初认识就是关于周围环境的最基本观察。它们只是生活的基础,实际上并不玄奥。我们的五行学说比古希腊的四元素多了木和金,而少了气,因为对于气的认识属于另一个认识体系:清气、浊气和和弋,一一对应天地万物。金在五行学说中出现,说明我们很早就开始用金属,木证明了我们对生命系统的重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显示了我们对世界万物平衡的重视。
五行学说讲了水不是唯一重要的物质,但是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水。老子认为水是万物之灵,有了水,万物才有了生气,有了生命的迹象。上善若水只是从水的特性、用处而言的。在五行里面,水与火是可以灵活移动的,可大可小,也是比较难以控制的,所以才有了水火既济或火水未济的生克之道。最难控制的火要用水来灭。虽然火很大时水也不能灭之,反而是助燃剂。但在控制火势的时候,水却是最管用的。在有水的地方,很可能出现初级的生命,比如苔藓和地衣。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古代的人也可以观察到。古人认为是水带来的灵性所致,没有水,这些新生的生命就会死掉,经过风吹日晒而消失。古代的人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却源于水。木金土是有固定形状的,火的形状是变化的,水的形状也是可以变化的。火离不开可燃物,离开了这个基础,或者这个基础燃尽后,火会熄灭。水可以脱离盛放自己的容器,化成气,没有基础也可存在,可变成云变成雨。水也可结成冰,离开容器,还可转换为自身的容器。水既可以到最高处,也可以到最深处;在最冷的时候可化为冰,在最热的时候可化为气,从而调节环境的温度。这些水的功能我们现在的人知道,就是远古时候的人也是知道的。对于万物来说,既有空中的,也有水里的,既有寒冷地带的,也有炎热地带的,而水都可以到达,所以水具备利万物的基础。只有水才具有利万物的基础,所以虽然人类神话史中有洪水泛滥的恐怖记忆,但更多的是水的用处。就功用来说,水可比天地。在天地之间,其无处不在,既可转变为各种形状的水和冰,也可转变为类虚空的气。水是继天地之后,最近道的有之体,故说“上善若水”。
善在第二章我们就讲到了,善恶是人类社会最常见的价值评判,善对人的感觉最适宜,没有违和,人会因善而感觉世界和谐,所以上善是人类最好的道德品质。在老子看来,这最好的道德品质就是接近本源道的,也就是自然大道。不像天地,与人相比大而远,水可近身感受。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学习道的兴趣,也容易产生动力。综上所述,上善若水是最恰当的类比。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利万物要有利万物的能力和条件,而水恰好具备这个能力和条件。从上述可知,水可在天地之间纵横,可以说充斥天地间。河上公说:“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水具备这样的条件,是土木金火所不能比的。而且水也确实是生命的源泉,万物因水而有灵气、灵性,世界因水才生机勃勃。木有水可变成有生命的植物;土有水,可以孕育生命,各种动物微生物将生于其中;火有水,虽不相容但可令其性情温驯;金有水可不蒙尘,闪耀光泽。各种生命都离不开水。而水虽有利于万物,但并不需要什么回报,回报对于水来说是没用的,水只是循自然之道而产生功用。最重要的是水由上趋下流动,流向深沟低洼之处。深沟低洼往往藏污纳垢,故说“处众人之所恶”。
“不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利万物而不争利,一层是愿处众人之所恶而不争高位。由道利人道,转而因循水之不争之性,河上公取章名为“易性”,实达本章精髓:不争。故总结语以“夫唯不争,故无忧”再提“不争”二字。因而本章取名为“易性:不争”。形成不争之性,方为正式人道。因此人道取水形、水意,使人可以便利悟道。因为水无处不在,身边可及,人道也就便利可及。
第二章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三章提到“为无为,则无不治”。前面讲遵道、循道时以无为为悟道的最适合手段和态度。不争与无为紧扣,故水的不争之性几于道。“几”是将近、差一点。“几于道”意思是水的不争之性很接近本源道。虽然与天地相比,近道稍差,但不弱几许,近乎同类。这也与“上善若水”呼应。
“几于道”是如何具体体现的?紧接着就是七个一连串的排比,气势磅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将“几于道”的表现淋漓尽致地表述出来。河上公的注释甚为精致,如“居善地”注释为“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心善渊”为“水深空虚,渊深清明”;“与善仁”为“万物得水以生”;“言善信”为“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正(政)善治”为“无有不洗,清且平也”;“事善能”为“能圆能方,曲直随形”;“动善时”为“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毕竟是随水修道,依水之性而修人之至道,所以讲水之性时应对应讲到人之道性。水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