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专题选收作者自1980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于国际国内哲学专业期刊以及国内主要报刊的56篇论文和文章。书中基于哲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哲学的审美化”这一哲学发展的应然趋向,并以此为视域,聚焦于哲学的历史与理论,结合哲学发展史和某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思想对存在论、认识论、伦理学、历史观等诸领域的若干重大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立足社会发展实践着重于哲学的自我反思,致力于揭示当代哲学发展的境遇、课题和任务。
目 录
上编 哲学的历史理解与当代阐释
·存在论
从主客体关系的理解来看的马克思哲学(5)
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观的变革及其当代意义(18)
道教的内蕴及其文化功能(32)
“思”之视域中的中国古代哲学观(41)
老子及其思想的再发现(64)
老子学说的精华及其现代性(74)
让老子的思想造福于中国和人类(88)
亚里士多德论作为本体之学的最高智慧(91)
哲学可以取代宗教吗?——对黑格尔宗教观的一种批评(111)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及老子思想对其的影响(117)
形而上学的复兴与重建(128)
·认识论
哲学认识论基本问题不等于哲学基本问题(153)
论悟性——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158)
中国传统解释学的方法和特色(168)
论反思思维(177)
语言分析哲学(189)
·伦理学
马克思的人类终极关怀——马克思视野中作为理想社会价值目标的自由(205)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及其现代意义(216)
商讨理论视野中的伦理、人权、民主和民族国家(229)
哲学的涅?——对黑格尔《德国唯心主义始初系统纲领》的一种阐释和发挥(244)
·历史观
马克思的哲学观(251)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及恩格斯的诠释(260)
马克思对人的哲学诠释(269)
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兼论马克思1848年前著作中的相关语词及其汉译(281)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306)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312)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纪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诞生170周年(326)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文稿结构的重建(350)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重释与新建——兼评MEGA2第一部第5卷《德意志意识形态》正式版(361)
“哲学形态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390)
作为马克思哲学来源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403)
赫斯《金钱的本质》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419)
莫泽斯·赫斯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449)
政治哲学:政治的理性和良心——兼评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概念(474)
下编 哲学的现实境遇与未来发展
对哲学及其当代任务的一种审视——兼评恩格斯哲学观的现代性(485)
哲学的嬗变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498)
世纪之交的德国哲学(510)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及哲学(522)
文化、文化共同体和民族精神(536)
认识重心的迁移与当代哲学的趋向(5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555)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565)
从诠释走向建构——理论研究的三种范式和境界(572)
“中国现代性”的追寻——对中国现代哲学发展主线的一种描述(578)
当代中国哲学的境遇、自我理解和任务(590)
哲学的伦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塑(604)
重述哲学危机(617)
构建当代哲学主体性(626)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630)
让哲学成为安身立命之学(639)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645)
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逻辑及其哲学课题(652)
附录 访谈录
让智慧之光引领当代中国前行——访中央党校哲学部侯才教授(669)
哲学的伦理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塑造——访中央党校侯才教授(677)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发展(685)
追寻“存在”,重建形而上学——访侯才教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