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精学导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0206
  • 作      者:
    作者:王宏波|责编:刘英红|总主编:顾海良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著作。本书紧扣列宁所阐发的基本哲学命题,解释了列宁的哲学思想,既准确阐述了列宁所表述的哲学基本原理,又充分把握了列宁所批判对象的错误实质,还体现了列宁论述哲学命题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列宁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本书凸显了列宁的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深度和哲学贡献,可读性强。 本书适合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这本书同《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等一样,是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必读的著作。
  一、写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在1908年2月到10月写的。列宁于1908年2月在日内瓦开始写这本著作,同年5月从日内瓦到达伦敦,在英国博物馆的阅览室深入研究了大量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文献,1909年5月该手稿按秘密地址转到莫斯科环节出版社出版。列宁写这本著作主要是为了在俄国革命的低潮时期,批驳那些妄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马赫主义者,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前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因此,这是一本与俄国马赫主义者进行论战,同时又深刻阐发、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哲学著作。
  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以后,沙皇政府在国内建立了残酷的警察制度,疯狂地迫害无产阶级革命派。各种反动势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十分猖獗,大肆向无产阶级革命派进攻。苦役牢房、大狱和流放所遍布全国,沙皇大臣斯托雷平在全国各地布满绞架。当时一般人把绞架叫作“斯托雷平的领带”。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同路人”陷入悲观和动摇,趋于瓦解和腐化,甚至有人背叛革命。党内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受到了这种颓废和忧虑怀疑心理的影响,他们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却从来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站稳过,其中就有波格丹诺夫、巴扎罗夫、卢那察尔斯基一类的著作家。当时,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泛滥成为一种文化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也成为一种时髦。
  经验批判主义是由奧地利物理学家马赫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创立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学说,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这种哲学是实证论的变种。它在批判地研究经验的幌子下阉割经验中所包含的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内容,标榜自己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科学”的哲学。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把经验批判主义奉为至宝,利用它向辩证唯物主义展开进攻。特别是波格丹诺夫等人,他们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却企图用马赫主义来“补充”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既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又反对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反对与批评和普通的批评不同的地方,就是这种反对和批评不是公开诚实的,而是在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情形下,用暖昧和骗人的手段进行。他们说,我们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者,不过我们想把马克思主义修正一下。然而他们要修正的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们想要极力摧毁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这种虚伪的批评非常危险,它会欺骗党内的那些不擅长理论思维的革命工作者。为此,摆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对于这些背叛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正主义”给以迎头痛击和坚决驳斥,撕破他们的假面具,还原他们反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澄清理论是非,统一革命思想,团结革命同志。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对经验批判主义和马赫主义进行坚决的批判。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成果,先后创立了电子论、发现了伦琴射线、贝可勒尔射线和放射性元素镭等。这些新发现使人类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打破了传统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和特性的旧观念,缩小了经典物理学某些定律的适用范围,动摇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自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新的科学论据。可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却歪曲这些新发现的哲学意义,利用它来宣扬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攻击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某些科学家也从这些新发现中得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结论,他们否定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否定科学规律的客观性,否定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可能性。面对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和唯心主义哲学对这些新发现的歪曲性解释,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进行新的哲学概括,必须澄清唯心主义者所制造的思想混乱,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为了批判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等唯心主义哲学,揭露哲学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在哲学上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列宁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以回击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并在这一过程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我们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一部重要文献。
  二、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经验批判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哲学唯心主义思潮和流派。
  首先,经验批判主义,也称为马赫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国际化的哲学流派。这个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物理学家马赫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马赫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物理学上有一定造诣,在哲学方面也有深入思考,其哲学思想反映了当时出现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新现象,并形成了广泛影响,其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是《感觉的分析》《认识与谬误》。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也自称是批判的经验主义者,曾写过《纯粹经验批判》一书。这两个人的哲学思想的共同特点是否认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从所谓的纯粹经验本身讨论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马赫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两个领域都有一定影响,所以这种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流派也叫马赫主义。由于马赫主义哲学流派的学术特点是对经验进行批判,批判的结果否定了经验产生的物质前提,所以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列宁为了揭示和批判它的唯心主义实质,故而将书名确定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彰显这本著作的论战性质。列宁在书中也明确指出:“马赫主义者这个名词比较简短,而且在俄国的著作中已经通用,我将到处把它作为‘经验批判主义者’的同义语来使用。”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不仅是为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而写的,而且是为了从哲学上总结当时的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而写的。列宁在1920年的第二版序言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尽管这是一本和俄国‘马赫主义者’进行论战的著作,可是我希望,它作为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介绍从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中所得出的哲学结论的参考书,将有所裨益。”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成果,如电子论的建立、伦琴射线、贝可勒尔射线及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等,使人类的认识从宏观领域进入到微观领域。这是物理学领域中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列宁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自然科学前提。“新物理学提出了许多应由辩证唯物主义‘处理’的新问题。”②列宁正是在“处理”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也正如列宁当时谦逊地指出的那样:这本书是“介绍从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中所得出的哲学结论的参考书”③。
  列宁写作这本著作的历史环境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俄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时期。1905年第一次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整个俄国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全面反动时期,沙皇政府对革命人民实行血腥镇压。这个时期被称为沙皇统治的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当时的沙皇大臣斯托雷平制定了血腥的镇压政策。宪兵和特务到处袭击工人组织,摧毁工人政党。苦役牢房、监狱和流放所里关满了革命者;资本家则依仗沙皇的剌刀,用降低工资、开“黑名单”、开除等高压手段残酷地迫害工人。沙皇政府还颁布了新的土地法令,怂恿富农掠夺农民土地,致使100万以上的贫苦农民完全失去土地而陷于破产。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
一、写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1
二、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4
三、揭露马赫主义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 9
四、批判哲学修正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基础 16
五、学习列宁批判哲学修正主义的新时代意义 23
第二章 批判马赫的“感觉第一性”,坚持“物质第一性” 26
一、批判马赫主义者“感觉第一”的错误思想 26
二、马赫主义与科学事实的尖锐对立及其荒谬辩护 44
三、哲学认识论上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 58
第三章 坚持客观真理论,阐释认识真理的辩证法 67
一、科学理解“自在之物”及其转化 67
二、认识是“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过程 73
三、批判主观真理论,坚持客观真理.78
第四章 深刻阐发物质观思想、批判“思维经济原则” 108
一、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纯粹经验”的批判 109
二、物质观思想的新阐发 114
三、批判“思维经济原则”,阐发认识的根本性方法论原则 129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思想的进一步深刻阐发 138
第五章 深刻批判“物理学唯心主义”,科学阐释物理学新发现的哲学意义 158
一、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基本特征 158
二、列宁对“物理学唯心主义”的批判 170
三、“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启示意义 196
四、当代科学发现与哲学物质观 203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与发展性特点 2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铜 210
二、列宁的哲学发展创新方法论特点 219
三、坚持守正创新,反对否正造新 22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