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治的起源(论语的法典化解读2)(精)/光明社科文库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72436
  • 作      者:
    作者:沈敏荣//姚继东|责编:杨茹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食肉者鄙,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贵族周礼秩序走到尽头。诸子百家思想风起云涌,探索解决之道。《论语》完整记述了中华传统民治思想:私学为本、民本为翼、礼乐为义、自治为基。以私学开启民智,以礼乐塑造民性,以乡里自治成就平民成士,通过士人君子影响民间,使礼乐从贵族奢侈品转变为平民必需品,以文武之道重造民间社会,进而通过士人出仕为政改造政治,构建民本社会治理,共同促进民间社会生生不息,形成中华独特的东方民治,成为中华文明活的源泉。
展开
目录
序篇 认真对待私学:民问私学与庶民启蒙
一、狂矜愚:民众的特点
二、贫贱位卑:庶民成士的困境
三、狂狷取士:异于贵族官学之道
四、庶民之学:圣贤之道的误区
第一篇 庶民启蒙与成人之志
一、以民间忠信义应对礼崩乐坏
二、与贵族官学不同的私学之道
三、唯有私学革新方能走出礼崩乐坏
四、大变动社会积极应对的私学之要
第二篇 以民间视角重塑政治
一、美德回归政治是礼崩乐坏的解决之道
二、从孝道引申民间社会治理的伦理原则
三、民信、民服、民足、民敬、民善的民间治理
四、民间治理培养君子人格的“有耻且格”
五、从民免无耻到有耻且格的社会治理思路的改变
六、政治革新实现从贵族政治到民间治理的巨大转变
第三篇 从贵族周礼至庶民之礼
一、春秋时期的礼乐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二、向庶民开放的礼乐革新
三、从贵族奢侈品到庶民必需品转变的民间礼乐
四、礼乐改造的民间属性与允许多样性的礼乐
五、庶民礼乐革新造就平等政治
六、周礼内在逻辑的紊乱及庶民礼乐之道
七、走出礼崩乐坏的礼乐革新的意义
第四篇 权宜创新与民问自治
一、从短暂对错走向永恒善恶的仁学选择
二、大变动社会的庶民选择启蒙智慧
三、庶民成士重利重义的立世五原则
四、民间启蒙成就庶民成士,实现民兴于仁
五、从孝道革新看庶民美德权变创新的简约、实用
六、敏行讷言的“仁”学力行成就庶民的自主人格
七、唯有民治才能使社会回归美德
余篇 从民本到民治:中华传统民治思想的基础
一、民间私学VS贵族官学:私学为民间启蒙之本
二、民本治理VS传统政治:民治为庶民成士之翼
三、平民之礼VS贵族周礼:礼乐为自主人格之义
四、乡里自治VS党而不群:乡里自治为君子之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