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复杂思维:8大原则打造职场多维竞争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1744651
  • 作      者:
    罗家德,万怡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
收藏
编辑推荐

*清华教授罗家德多年研究复杂系统全新成果 *樊登、席酉民、陈春花、段永朝诚意推荐*张江、段永朝倾情作序 *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思维方式,帮助职场人士解决普遍难题: 个体在裁员风潮下如何破局? 如何避免职场中的无效“内卷”和“躺平”思维? 如何克服职场中的“社交恐惧症”? 如何破解大行其道的“成功学”误导? 做好的职业规划如何顺利达成? …… …… *作为一套重要的思维工具,将复杂思维运用在职场,可帮助读者在拥抱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正确地看待关系、人脉、圈子,以应对环境变化,适应组织发展,发挥自身能力,用好手中资源,找到成功规律。 *本书通过复杂思维这一重要思维工具,结合学术观点、历史事实和时事热点,层层分析职场问题,剖析个人和组织发展的底层逻辑,通过8大原则给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帮助职场人士打造多维竞争力。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家德

拥有管理学背景的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先后取得经济学、应用数学硕士和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和经济社会学,善于用复杂网络阐述信息时代的底层逻辑。

 

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社会学组学科带头人(Principle Investigator)、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创会主席。致力于社会网理论研究:大数据中的社会网分析、自组织过程研究,并将中国社会的“关系”、“圈子”等特质置于中国本土化管理研究之中。

 

主要著作: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

《社会网分析讲义》

《云村重建纪事》

《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复杂治理:个人和组织的进化法则》

 

万怡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社区治理。


展开
内容介绍

个体在裁员风潮下如何破局? 如何避免无效“内卷”和“躺平”? 如何克服职场中的“社交恐惧症”? 如何破解大行其道的“成功学”误导? 如何顺利达成做好的职业规划? 当今社会充斥着不确定性,“黑天鹅”乱飞,“灰犀牛”乱跑,职场人士同样因复杂社会情境陷入迷茫与焦虑。过去人们针对旧环境总结出的简单规律、职场守则早已无法匹配今日所需,基于此,这本书通过复杂思维这一重要思维工具,结合学术观点、历史事实和时事热点,层层分析职场问题,剖析个人和组织发展的底层逻辑,通过8大原则给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帮助职场人士打造多维竞争力。 作者认为,复杂思维是一个看待万事万物的哲学视角,将其运用在职场中,可帮助读者在拥抱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正确地看待关系、人脉、圈子,以应对环境变化,适应组织发展,发挥自身能力,用好手中资源,找到成功规律。

展开
精彩书摘

推荐序一

一本“触手可及”的复杂科学之作  张江

1984 年,一群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聚集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小城圣菲,共同研讨如何创立一门被他们称为“复杂性”的科学。如今,经过近40 年的发展,这门新型学问所带来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早已渗透了生物、气候、经济、社会等多门学科。20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意大利物理学家乔治·帕里西,以奖励他在复杂系统方面的研究贡献。可以说,复杂科学是现代科学中的明珠,因为它是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于一体,尝试建立一套关于万事万物——各种复杂系统的学问。同时,复杂科学也被认为是所有现代科学理论之中最能够与东方文明遥相呼应的学科。无论是它对整体论和“涌现”概念的强调,还是它关于平衡在混沌(阳)与秩序(阴)边缘的状态的核心理念,都体现了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的沟通和碰撞。

然而,越是这样“高大上”的学问,却越是让普通读者感到遥不可及,了解起来困难重重,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的诅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就经历过将复杂科学普及大众的困难和挑战。2021 年夏,我正在“得到” App(手机软件)的录音室中录制一门面向大众的复杂科学课程——《张江·复杂科学前沿27 讲》。后来该课程的销量还算不错,但是短短不到300 分钟的音频节目却花费了我将近一年的时间去反复打磨。我有时甚至怀疑,完成一篇10 分钟的课程讲稿,比发表一篇正式的论文还难吗?

不过,当我手捧罗家德老师的《复杂思维——8 大原则打造职场多维竞争力》(下文简称《复杂思维》)一书的手稿一口气读下去的时候,我开始逐渐怀疑自己的科普能力——横亘在复杂科学前面的那个“知识的诅咒”真的存在吗?我不得不佩服,罗老师真的是科普复杂科学的好手!他最可贵的就是能够把复杂科学中“高大上”的概念,包括小世界、结构洞、弱关系、桥联结等,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见概念、现象,例如我们常见的饭局文化、圈子文化等。

举个例子,我们都觉得走关系、走后台是不光彩的,但是罗老师对此给了另一种解释:这只是一种个人关系网络的合理利用。对于无效社交,这本书也给出了一个定义——不会产生更多信息量的社交就是无效社交。但是,目的性太强的社交又会丧失温度,有的社交看似没有提供信息增量,却会为未来做铺垫,或者能让一个人在心灵上得到慰藉。这本书除了讲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络,还讲了管理之道。什么样的领导值得跟随,遇见什么样的领导要马上走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如果你还处于是否跳槽的纠结期,不妨实践一下书中的方法。

我是集智学园的创始人,我们公司也在创业的过程中实践着罗老师的思想和方法,并从中获益。我的合伙人,集智学园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张倩很早就成为罗老师的粉丝,并熟读了他之前的复杂三部曲:《复杂——信息时代的机会、连接与布局》《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 大原则》《复杂治理——个人和组织的进化法则》。就在集智学园的发展遇到瓶颈时,她从这些书中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让集智学园成为一家自组织运作的公司!

于是,她将管理权、决策权下放给员工们,而她只负责帮助员工协调工作中的冲突,解决与工作无关的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她发明了“反哺金”的制度,定期给员工父母打钱,帮助员工孝敬父母。于是,CEO 变成了服务于员工的“老妈子”。员工们都是90 后,甚至还有95 后,但是在张倩的激励下,他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他们之所以可以如此投入地工作,一是因为他们没有了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二是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展开工作计划。从一定意义上说,自己是自己的老板比更高的薪酬更加重要。在外界看来,我们公司仿佛没有了负责人,但其实我知道,我们是在践行“无为而治”的复杂思维。事实证明,这套方法不仅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还让我们的业务在疫情期间得到了爆发性的逆势增长!

这就是复杂思维最有魅力的地方,它既可以用来解决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问题,又可以用于指导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文摘2

    迪士尼是众所周知的成功企业,业务范围从最初的动画制作发展到如今涉足主题度假区、影视制作、文创产品、渠道发行、网上平台等领域。这样一家大型公司,它的愿景却非常简单且始终如一,那就是使人们过得快乐。

这听起来很梦幻,甚至有些理想主义,但这样的愿景和它获得现实收益并不矛盾。迪士尼乐园在落户上海的第一年就带动了上海的旅游业总收入,现在也已经成为在上海游玩必去的网红打卡地。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迪士尼乐园的招聘需求,它称自己招聘的是乐园的“快乐主人”,保洁人员、厨师、玩偶扮演者,甚至是兼职者,都是迪士尼的“快乐主人”。无论何种学历、多大年龄,迪士尼的员工都不仅要把快乐传递给游客,自身也要成为真正快乐的人。去过迪士尼乐园的朋友会发现,在迪士尼,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笑容满面,再小的角色跟游客互动也是开开心心的,仿佛他们就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不管游客在去迪士尼乐园之前有没有看过米奇动画,知不知道达菲只是米妮做给米奇的玩偶,都不影响游客在乐园里体验快乐。

为什么这样一家体量巨大的企业没有更加宏大、更加夺人眼球的企业愿景呢?这样朴素的愿景为什么可以使迪士尼获得如此令人艳羡的成就?

现代企业能否适应环境,是一个非生即死的问题。但适应环境并不是随波逐流,市场的残酷性也不允许企业随波逐流,因此企业在自身“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就又回到了我们说的“定位”问题,只有做出清晰的定位,才能在外部大势来临之时确认这个势、这个风口是否属于你。一如适用于个人的用复杂思维看职场的原则,对企业、对企业领导者而言,观势和定位这两项重要的技能,一样是在实际的行动和操作过程中紧密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

 

 

文摘3

    在音乐剧界,有一位称得上人尽皆知的大人物—著名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由他担纲编曲的《猫》《剧院魅影》都是从20 世纪80 年代首演开始,持续演出至今而盛况不衰的经典音乐剧。剧中动人的音乐给观众无限美的享受,也展现了韦伯高深的音乐素养。特别是在《剧院魅影》中,为了配合故事在歌剧院中发生的背景,韦伯创作了歌剧作品《汉尼拔》《唐璜的胜利》《哑仆》,但很多人都误以为这是他直接选用的传统歌剧中的桥

段,由此可见韦伯的古典作曲功力。除了古典元素,韦伯在剧目中对民谣、爵士等音乐类型也运用得得心应手。再加上华美的舞台、服装设计,以及精心编排的舞蹈,难怪直到今天人们都沉迷于“魅影”的魅力之中。

    韦伯的才能和成就毋庸置疑,而这样的才能与成就也是韦伯通过自我选择实现的。韦伯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从事作曲,母亲是一位钢琴老师,因此韦伯自小就接触古典音乐。读书时,韦伯由于身材瘦小受到同学的欺辱,他选择的反击就是在期末表演中用自己的音乐创作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由于经常和家人去剧院看戏,韦伯慢慢地对戏剧产生了热情并开始做一些相关的尝试。

    17 岁时,韦伯与蒂姆·赖斯相识,两个人开始合作创作音乐剧,但与此同时,韦伯面临一个极为关键的抉择。此时他已经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学习历史,音乐剧创作和学业这两件事产生了冲突,学院的老师来信提醒韦伯最好把精力放在学业上。

    几经思考,韦伯选择了辍学。他并非不擅长于完成学业,在16 岁时他就拿到了奖学金进入牛津,但与学习历史相比,音乐剧对韦伯的吸引力是超乎寻常的。在韦伯看来,这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重大的决定。一方面,他的家人面对他辍学的决定大为震惊;另一方面,辍学之后,韦伯的前途便陷入了迷雾之中,他的合作伙伴赖斯大他4 岁,已经在当时世界第一大唱片公司百代唱片获得了职位,而韦伯只是一个只会作曲的17 岁的年轻人。

    韦伯其实也曾陷入怀疑,一个仅仅擅长作曲的人,如何在音乐剧行业立足?幸好,虽然感到迷茫,韦伯依然全心全意地投入了作曲的工作。他和赖斯一起创作了四部大为成功的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20 世纪80 年代,韦伯将对诗歌、小说的灵感进一步转化,完成了《猫》《剧院魅影》。直至今日,韦伯也没有停止创作,不断有作品登上各大剧院的舞台。韦伯的作品获得了7 座托尼奖(相当于音乐剧界的奥斯卡金像奖),还因为电影

配乐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艾美奖、金球奖等各类重大奖项。

    从十几岁开始,韦伯自始至终坚持的一件事就是作曲,50多年来从来没有放弃过。到中年时期,韦伯已经收获了艺术和票房上的双重成功,但他仍旧选择不断地创作和探索。可以说,创作这件事对热爱作曲的韦伯而言,就是心潮澎湃的福流体验。这种幸福的体验,比他收获声誉、享受高收入都重要,当然,更比他拿到牛津大学学位、成为一名历史学教授重要。

    与韦伯经历类似的还有近几年大热的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创作者林—曼努尔·米兰达。《汉密尔顿》从内容上来看非常尊重史实,清晰地刻画了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密尔顿在政治生涯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许多重要的美国历史人物的角色都登上了舞台。非常有特色的一点是,这部音乐剧的配乐以嘻哈音乐为主。可以想象,将开国元勋的故事和嘻哈音乐结合起来,是多么与众不同,于是《汉密尔顿》收获了不小的关注度。

    我们对这部剧的剧情不多做介绍,而是来看看创作者米兰达的经历。为什么他能够用这种音乐形式做出这样成功的音乐剧?米兰达同样来自一个音乐世家,很早就开始接触音乐,在这一过程中,米兰达对嘻哈音乐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和韦伯不同的是,米兰达不仅作曲,而且亲身投入了演出。他在高中时表演舞台剧,在大学时就已经开始写完整的剧目并自己担纲主演。同样,在《汉密尔顿》创作完成后的首演中,米兰达也亲自上场,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把自己创作的剧本的精神和配乐很好地融合起来,他并非不给别的演员机会,而是让他们跟着看、跟着学,直至掌握精髓。他对这部剧全程的专注与打磨,使《汉密尔顿》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尽管米兰达中途从事过许多别的职业,但他从未停止过对音乐剧的关注和创作,否则他无法在看到汉密尔顿的传记之后就很快地创作出剧本和配乐。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努力,也对音乐剧有着足够多的热爱。

    热爱、坚持、专注,韦伯和米兰达为我们展现了充满福流的一万小时。这对于我们如何做到有效地蓄能是很有启发性的。我们不妨把这两人的经历与刺猬三环理论结合:当我们在蓄积自己的能力时,我们最初并不知道它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收益,或者一开始它还不能很快地兑现市场价值,在这个阶段,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真正的理想才能让我们坚持下去,就像初次涉足音乐剧界时籍籍无名的韦伯和在校园里尝试创作的米兰达,理想使他们认为对音乐剧的付出是值得的,哪怕离理想真正成为现实还有那么久。为什么我们的理想和愿景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要仰望星空?因为在长时间的耕耘中,我们常常会有看不到未来的困惑和不安,克服它们绝对不是简单的事。


展开
目录

序一 一本“触手可及”的复杂科学之作/ V
序二 复杂思想的文化密码 / IX
引言 / XXI
diyi章 什么是复杂思维 / 001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历程 003
莫兰的复杂哲学 007
第二章 以复杂思维看世界 / 015
拥抱不确定性 017
复杂时代的职场问题 022
重新理解“成功” 027
第三章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 037
“失控”的时代 039
“意外”的幸运 046
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051
远离“个人英雄主义” 057
第四章 于多元人脉中观势与待势 / 063
人脉的优势积累 065
人脉与顺势 070
多元包容,兼听兼看 076
第五章 定位与蓄能 / 081
认识你自己 083
生活不止于脚下 089
超越“一万小时” 096
第六章 弱关系与强关系 / 107
弱关系,特殊的优势 109
结构洞中有什么? 115
强关系,志同道合的伙伴 124
第七章 耦合与脱耦,规划与应变 / 135
关系:收放自如 137
中庸:动静之间 142
反馈:随机应变 148
第八章 复杂系统领导者的基本要领 / 157
管理者:从修身到齐家 159
愿景的意义 165
认清外部环境 170
第九章 复杂环境中的组织 / 181
战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83
如何创建高创新团队 188
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 199
第十章 复杂系统领导者的管理之道 / 205
变控制思维为复杂思维 207
领导者的动态平衡之道 212
结语 / 223
主要参考书目 / 2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