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虹口港.Hongkew River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70957
  • 作      者:
    李天纲,王启元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虹口港》由虹口港与虬江、旗记铁厂与江南制造局、同仁医院与医学院、精武会等主题组成。虹口港也是虹口名称的由来,清末的时候,虹口港已形成船只往来运输的繁荣局面,是江南文化的重要体现,对虹口港沿线的历史进行研究整理,是一项重要的溯源工作。通过对虹口港沿线的历史进行研究整理,让更多读者能够了解虹口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学社主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朱维铮教授,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史,获博士学位。著有专著:《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增订徐光启年谱》、《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等。

王启元,浙江鄞县人,寄籍虹口,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挂职)。主要研究领域:明清文学史、宗教史、上海地方史等。曾出版《保釐云间:上海历史上的神祇、信仰与空间》(合著)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任主编,由《虹口港》《乍浦路》《虹口源》三本图书组成。虹口港本为吴淞江下游(旧江)一处泄洪孔道,明代开濬黄浦江后,晚近的虹口港便为沟通吴淞江与黄浦江的支流。民国以后吴淞江下游主航道自太阳庙至沈家湾段淤积严重最终被填为马路,虹口港只能与其沈家湾下游主干的沙泾港(亦名俞泾浦)沟通,沙泾西尚有一故吴淞江支流芦泾浦,二泾与虹口港交汇于沈家湾、今嘉兴路桥附近,组成了今天虹口区境内的地面水系,整个水系在地图上大致呈Y状。另虹口港中虹桥下历史上有一条东向的小河“新记浜”,此数河沿岸分布了众多重要的虹口文化地标,本书将一并讨论,谨以“虹口港”统摄全书。篇目内容沿河道自北向南排列。


展开
精彩书摘

从沪渎到虹口港:虹口境内历史时期主要水道的变迁

傅林祥

现今的虹口区,在上海中心城区中,是河流水道比较多的一个区。上海不同时期的两条母亲河——苏州河、黄浦江在区境南部交汇,北部有东西向的走马塘(又称江湾市河),中部有南北向的俞泾浦、沙泾港,在溧阳路桥北交汇合后为虹口港,东南向与黄浦江相联结。虹口地区虽然成陆时间相对上海西部地区晚一些,历史上也曾是一派江南水乡景象,与上海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几条重要河流沪渎(吴淞江)、上海浦(黄浦)、下海浦、虹口港紧密相关。

现今虹口区的地方,成陆时间晚于冈身以西地区,大约是在距今 1700—3000 年前。1973 年 9 月,广中路菜场在基建时,于地下深 1.5 米处黄土层发现了瓷碗和瓷罐各一件,经鉴定是南朝时的器物。说明南朝时这一带已经成陆。到了唐朝初期,上海的海岸线已经到达下沙海岸带,大致在今浦东新区北起月浦,南经北蔡、下沙一线,说明这一线以西的地区已经成陆。到了宋元时期,海岸线继续东移,当时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吴淞江、上海浦、下海浦、江湾浦(商量湾)等河流,均位于今虹口区境内。

先说吴淞江。这条河流最初称松江,因为在吴郡境内,古人也称它为吴松江,意思为吴地的松江,元朝以来多称吴淞江(下面文中统称为吴淞江)。上源西接太湖,下游东注入大海。从晋到唐朝,它的下游入海段称之为沪渎。近代开埠以后,外国人因吴淞江通往苏州,称今上海市中心一段为苏州河。唐代的吴淞江就在今虹口区一带入海,当时入海口非常宽广,因而又被称之为沪海(《太平寰宇记》、绍熙《云间志》)。唐宋时,吴淞江是界河,北面是昆山县,南面是华亭县。

吴淞江(沪渎)虽然很宽阔,但是河道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早在东晋初年,就有渔人在沪渎“沙汭”(有的文献记载为“沪渎沙上”)上看到帝青石钵。“沙汭”指河流边上的沙滩,说明这些沙洲在退潮后会露出水面。随着吴淞江河道中间沙洲的不断发育,开始影响到汛期太湖水的下泄。到了稍后的南朝宋时期,在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史籍记载“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宋书》)。这些沙洲大多位于今闵行区、青浦区一带,与虹口地区还没有关系。沪渎河道中虽然有大量沙洲,同时也有很深的水道,海舶可以随意进出。吴淞江在明代以前,一直是上海地区的母亲河,上游通苏州城,是太湖的主要泄水河道之一,也是海舶进出的主要航道。南岸在宋代有著名的青龙镇,是太湖地区的主要港口。北宋郏乔在《水利书》中说:“吴淞江古道深广,可敌千浦。”当是唐、五代时期的情形。浦是吴淞江南北两岸流入吴淞江的重要支流,也是比较大的河流,“千浦”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仍可见唐代吴淞江的宽阔。随着上海大陆地区的不断向东成陆,宋代吴淞江的入海口已经向东延伸到今复兴岛以北,分别向东、向北汇入长江口。到了宋末元初,吴淞江下游江面“狭处尚二里余”,河道中的沙洲逐渐连接成片,南北两侧的主要水道就演变为吴淞江、虬江。今潭子湾至外白渡桥段苏州河和虬江遗迹间的距离,大部分都在千米左右,与“二里余”基本相符。元明清时,吴淞江北面先后是嘉定县、宝山县,南面是上海县。


展开
目录

序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

李天纲1 

“因水而兴”:近代上海虹口地区城市化

张晓虹罗婧1 

从沪渎到虹口港:虹口境内历史时期主要水道的变迁

傅林祥23 

虹口港水系上的桥与景

金一超36 

陈望道•虹口•大江书铺

刘晓旭48 

“天通庵”是个什么地方

王启元55 

顿宫宽与福民医院

陈祖恩70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百年

陆明80 

档案里的大历史与普通人:一位白衣天使的成长

王启元86 

虹镇老街

陆其国99 

精武风云已成烟?

王启元108 

广肇公学与粤东中学

陈祖恩122 

Hongkew river 


工部局宰牲场

陈祖恩133 

近代上海的鲁班庙

陈云霞138 

弄堂深处是吾家

吴福辉153 

春阳里旧档解读

王芳164 

上海电气公司经营始末

杨琰171 

揭秘宋氏老宅百年风云

黄亚平184 

朱家木桥“宋家圈”:追寻北外滩的人文线索

王启元203 

虹口越剧团史话

黎犁216 

澄衷蒙学堂:远逝的辉煌

胡志金224 

1954 年虹口五金技工支援156 工程

陈熙25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