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001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 004第二节 理论概述 / 010第三节 研究方法 / 023第一章 伍堡瑶的族源历史 / 027第一节 伍堡瑶的族源 / 029第二节 来源复杂的伍堡瑶 / 043第三节 民族识别与恢复 / 051第二章 互补性经济交往: 伍堡瑶形成的基石 / 063第一节 渴望生存压力下的定居 / 065第二节 垦荒土地与管理山场 / 068第三节 伍堡瑶的入籍 / 082第三章 共享性生态空间: 伍堡瑶形成的物质基础 / 087第一节 瑶族传统的生计模式 / 089第二节 伍堡瑶的农业生产 / 097第三节 伍堡瑶的林业 / 112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开采 / 116第四章 社会交往互动: 伍堡瑶形成的社会基础 / 121第一节 瑶老制: 过山瑶社会交往的社会组织 / 123第二节 千户长: 伍堡瑶社会交往的社会组织 / 126第三节 基层社会治理 / 137第五章 社会教育互动 / 149第一节 瑶族传统教育的途径 / 151第二节 伍堡瑶的社会教育 / 163第三节 伍堡瑶的学校教育 / 172第六章 在社会交往中实现文化交融 / 185第一节 文化采借与适应: 伍堡瑶的婚俗 / 187第二节 文化采借与适应: 伍堡瑶的春节习俗 / 195第七章 结束语 / 203参考文献 / 213后记 / 22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