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建设与信息技术研究》:
1.书是为了用的
这一定律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根本立足点。这一定律为图书馆的工作确立了基本原则,并对传统文献的“重藏轻用”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改变了传统文献信息的收藏和管理模式,推动了从藏书楼到开放式图书馆的转变。书是为了用的,这是一切图书馆工作开展的最基本前提,目标就是为了书尽其用。如果书仅仅用来收藏而不能够被大众充分利用,那么所收藏的书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图书馆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定律不仅阐明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而且指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把图书馆的工作职能从保存和收藏图书转换到对图书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真正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图书馆的存在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书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扩展和延伸,包括各种各样丰富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是对信息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资源只有被收集起来才能够被人们所利用,而为了信息资源能够被更加充分地利用,就需要对收集来的杂乱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可复制性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传递方式,使得信息资源的建设有了新的模式,即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就要求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相关机构之间展开合作,共同建设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正是使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配置,达到最优的完整性馆藏。
如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是为了所共建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也就无从开展,信息资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就是要使所有资源建设单位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信息资源,正是为了使信息资源能够被更充分的“藏以致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才得以产生。
2.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
这三条定律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要求。这三个定律的提出,打破了书为特定少数人所用这一不平等的旧观念,要求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无论读者的社会地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居住地区,所有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
每个读者有其书是从用户的角度强调馆藏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而每本书有其读者则是从馆藏角度来强调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这看似矛盾的一对定律,却正是给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的要求:既要满足用户对馆藏信息特色和针对性的要求,又要保证信息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阮冈纳赞曾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开架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种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利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信息资源开始向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变。网络的价值就在于可以通过交织错综的通道传递信息资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它通过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通信网络的连接,突破时间和空间等客观障碍,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资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数量上都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也使得单个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愈显力不从心。因此,各个图书馆和相关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对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共建共享,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仍需要考虑信息需求和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性原则要求要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强调以整体的信息资源建设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中,设想此共建共享系统中拥有一切信息资源,且任何信息资源的存在都是唯一的,这就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同时又避免了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
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所有的资源建设单位都可以自由使用信息资源并服务信息用户。为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所有参建单位最终都能够“自由使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应该注重效率,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源泉是共建单位之间的联合。首先,信息资源具有的可以反复利用、复制、传递和再生的可共享特性,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其次,信息资源服务的本质是信息服务,信息资源配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那么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单位之间达到一种组织协调和共享机制的平衡,实现信息服务效率的最大化,最直接突出的表现就是“节省用户的时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