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深海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19515
  • 作      者:
    龚承林,王英民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精彩书摘
第1章绪论
  1.1.1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理论研究的前缘和热点
  如图1.1.1所示,深水大洋中发育顺坡而下的重力流(浊流)沉积作用和沿坡流动的底流(等深流)沉积作用(Shanmugam,2003,2008a,2012;Mulder et al.,2008;Rebesco et al.,2014;Gong et al.,2018;Fonnesu et al.,2020)。顺坡而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浊流)作用过程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研究得相对比较深入,涌现了诸多出色的研究成果,并直接被运用到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实践中(Shanmugam,2000,2002;Mutti et al.,2003,2009;彭大钧等,2005;庞雄等,2007;李祥辉等,2009;Talling et al.,2013)。沿坡流动的底流(等深流)沉积作用具有与沉积物重力流相比毫不逊色的侵蚀.沉积响应,所形成的等深流沉积体系(contourite depositional systems)是与重力流沉积体系地位相当的一种沉积类型(高振中等,1996;Rebesco and Stow,2001;Stow,2002;何幼斌等,2004;Rebesco et al.,2008,2014;Hernández-Molina et al.,2009;王玉柱等,2010;吴嘉鹏等,2012;徐尚等,2012;Gong et al.,2018;Chen et al.,2020;Fonnesu et al.,2020)。等深流沉积体系在南大西洋陆缘(Duarte and Viana,2007;Preu et al.,2012,2013;Hernández-Molina et al.,2016a)、伊比利亚外海的加的斯湾(Gulf of Cadiz)(Hernández-Molina et al.,2003;Roque et al.,2012;Brackenridge et al.,2013;Stow et al.,2013)、北大西洋陆缘(Akhmetzhanov et al.,2007)、中国南海(Zhu et al.,2010;Gong et al.,2012;Palamenghi et al.,2015)、南极地区(Rebesco et al.,1996,2002,2007;McGinnis et al.,1997;Uenzelmann-Neben,2006)以及东非陆缘的鲁伍马盆地(Chen et al.,2020;Fonnesu et al.,2020)等地区均有报道。在这些地区,底流能够形成大规模的沉积现象(如等深流漂积体,contourite drifts)、侵蚀现象(如等深流水道)和沉积.侵蚀复合现象(如等深流阶地,contourite terraces)。
  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球已发现报道的古代底流(等深流)研究实例有23处,而已发现报道的现代底流(等深流)研究实例达116处之多。经典的古代等深流沉积体系研究来自摩洛哥境内 Rifian Corridor地区的晚中新世等深流水道沉积体系,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刊物 Geology第 48期,题为 Late Miocene contourite channel system reveals intermittent overflow behavior(de Weger et al.,2020)。源自地中海溢出流(Mediterranean outflow water)的底流(等深流)越过塔扎海坎(Taza sill)时在Kirmta和 Sidi Chahed两个地区形成两套(northern channel和 southern channel)等深流水道沉积体系(Capella et al.,2017;de Weger et al.,2020)。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顺坡而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浊流)在向深水陆坡搬运输送的过程中往往被底流[包括等深流、深水潮汐底流、内波(internal wave)、内潮(internal tide)等]分选、淘洗和改造,重力流与底流在时空上可能同时存在、频繁互动,进而在深海大洋中形成第三种深水沉积作用—重力流(浊流)与底流(等深流)交互作用,单独进行重力流或底流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深水沉积学发展的需要(Hernández-Molina et al.,2006,2009;Mulder et al.,2008;Rebesco et al.,2008;高振中等,2010;吴嘉鹏等,2012;Brackenridge et al.,2013;Stow et al.,2013;Rebesco et al.,2014;Gong et al.,2018;Fonnesu et al.,2020)。自丹麦学者Erik Skovbjerg Rasmussen于1994年首次研究报道了重力流(浊流)与底流(等深流)交互作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深水陆缘重力流与底流同时存在、频繁互动、活跃地交互作用着(图1.1.2),这一沉积作用过程可以形成一系列特殊类型的沉积体系,如单向迁移的深水水道、交互作用成因的沉积物波、底流改造砂等(Rasmussen,1994;Faugeres et al.,2002;Gonthier et al.,2002;Stow and Faugeres,2008;Viana,2008;Rebesco et al.,2014;Gong et al.,2018;Fonnesu et al.,2020)。重力流(浊流)与底流(等深流)交互作用的现代案例如图1.1.3所示:在希腊的科林斯海湾,河流在洪水期所形成的河口羽状流(类似沉积物重力流)在入海口受到区域洋流(类似等深流)的影响而发生单向偏移,形成不对称的河口羽状流沉积。在河口羽状流(类似沉积物重力流)与区域洋流(类似等深流)相互作用下,科林斯海湾的河口羽状流沉积距离河口越远则沉积颗粒越细、沉积体面积越大,主要堆积在靠近区域洋流流向一侧,展现出明显的沉积不对称性(图1.1.3)。
  研究认为重力流(浊流)与底流(等深流)存在如下三种“此消彼长”的相互/交互浊流(图1.1.2)(Fonnesu et al.,2020):①重力流和底流单独作用、交替出现[图1.1.2(a)](Viana et al.,1998;Michels et al.,2002;Brackenridge et al.,2013);②底流对重力流沉积的再改造、再搬运[图1.1.2(b)](Mutti,1992;Stow,2002;Mutti and Carminatti,2012;Gong et al.,2013);③重力流和底流频繁互动、相互影响[图1.1.2(c)](Palermo et al.,2014;Sansom,2018)。这三种交互作用方式是浊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三个端元”,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转换的过渡类型(Fonnesu et al.,2020)。例如,Shanmugam等(1993a)基于岩心首次提出了底流与重力流同步相互作用的概念和沉积模式,后来被认为其是底流对先期重力流沉积物的分选、淘洗和改造作用的结果。
  在第一种情况下[图1.1.2(a)中的“重力流和底流单独作用、交替出现”模式],等深流和浊流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单独发育、交替出现,形成浊流沉积和等深流沉积交互出现的局面。这种交互作用模式主要表现在由等深流形成的等深流漂积体和等深流壕堑为重力流的形成发育提供了池状可容空间。这一类交互作用的研究实例主要出现在美国外海的大西洋边缘、巴西陆缘(Moraes et al.,2007)和坦桑尼亚南部的白垩系(Sansom,2018)等。
  在第二种情况下[图1.1.2(b)中的“底流对重力流沉积的再改造、再搬运”模式],等深流对浊流带来的沉积进行再次淘洗、分选和改造,所形成的深水沉积体系(如水道.朵叶体系)往往在靠近等深流流向一侧侧向加长,且靠近底流流向一侧的沉积边界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这种交互作用模式主要作用在前期的浊流沉积上,表现为等深流将浊流沉积物侧向搬运、加长,形成不对称的朵叶、水道等(如本章后续章节所讨论的单向迁移水道 .侧向朵叶沉积体系等)。这一类交互作用的研究实例主要出现在巴西外海的桑托斯和坎波斯盆地以及东非陆缘鲁伍马盆地和坦桑尼亚外海等地区(Mutti and Carminatti,2011;Mutti et al.,2014;Fonnesu et al.,2020)。
  在第三种情况下[图1.1.2(c)],重力流和底流同时、同地存在,两者频繁互动、相互影响(重力流沉积的同时也受到底流的影响),是*为典型的狭义重力流(浊流)与底流(等深流)交互作用。Sansom(2018)和 Fonnesu等(2020)利用“浊流和底流频繁互动、相互影响”这种交互作用模式对莫桑比克北部和坦桑尼亚南部沿海地区发育的深水单向迁移水道(unidirectionally migrating deepwater channels)的沉积构成和成因机制进行了解释。
  近十年来,关于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是当今深水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主要体现在:①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和欧洲地学联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EGU)等国际组织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如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39航次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便是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②多国科学家组织展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和学术讨论(如每四年一届的等深流研究国际学术会议);③出版了一系列“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方面的专著(如 Contourites: 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y等)(Stow,2002;Hernández-Molina et al.,2006,2009;Mulder et al.,2006,2008;Rebesco and Camerlenghi,2008;Salles et al.,2010;Rooij et al.,2010)。
  1.1.2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理论的薄弱环节
  在国内,由于深水油气勘探的需求,与珠江和红河相伴生的珠江重力流和红河重力流沉积体系被广泛地研究,并涌现出一系列出色的研究成果[如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在我国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内的重力流研究及其所伴随的重大油气勘探突破](林畅松等,2001;彭大钧等,2005;庞雄等,2007;吴时国和秦蕴珊,2009;Zhu et al.,2010;Wang et al.,2011;Gong et al.,2011;解习农等,2012)。此外,源于北太平洋深层水(NPDW)的底流(等深流)在南海北部陆缘活跃地作用着,并形成一系列底流沉积体(如底流沉积物波、底流改造砂、等深流漂积体等)(Lüdmann et al.,2005;邵磊等,2007;王玉柱等,2010;Liu et al.,2008;Zhu et al.,2010;Gong et al.,2012,2013;李云等,2012;吴嘉鹏等,2012;徐尚等,2012;He et al.,2013)。但是,有关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研究却“凤毛麟角”(Gong et al.,2011,2013;李云等,2012;吴嘉鹏等,2012;徐尚等,2012)。
  国际上,由于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复杂性和所形成沉积物沉积构成的“隐蔽性”,众多学者尝试利用多种尺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甄别交互作用的沉积
展开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意义 1
1.1.1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理论研究的前缘和热点 1
1.1.2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理论的薄弱环节 5
1.1.3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7
1.1.4 深水水道是沉积学领域颇为关注的重要命题 8
1.1.5 本书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体系 9
1.2 章节概述 11
1.2.1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形成发育场所(第2章和第3章) 12
1.2.2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典型沉积响应的沉积构成、沉积模式及其全球尺度的剖面形态和叠置样式的变化(第4章和第5章) 12
1.2.3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交互作用的沉积动力学机制(第6章) 13
1.2.4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的油气勘探和古海洋学意义(第7章) 14
第2章 南海东北陆缘近海底重力流、底流及其交互作用过程响应 15
2.1 概述与区域地质概况 15
2.1.1 概述 15
2.1.2 区域地质概况与海洋学背景 17
2.1.3 NPIW和NPDW存在发育的地质证据 20
2.2 南海东北陆缘近海底沉积响应及其空间展布 20
2.2.1 多道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所揭示的近海底过程响应 20
2.2.2 大型重力活塞样中所识别的近海底的沉积响应类型 28
2.3 南海东北陆缘近海底沉积过程及其空间展布 36
2.3.1 南海东北陆缘近海底沉积过程及其空间演化 36
2.3.2 南海东北陆缘近海底重力流、底流及其交互作用过程响应 37
2.4 小结 38
第3章 南大西洋西侧晚白垩世重力流、底流及其交互作用过程响应 40
3.1 概述与区域地质概况 40
3.1.1 概述 40
3.1.2 区域地质概况与海洋学背景 45
3.2 晚白垩世阿根廷陆缘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形成发育场所和典型沉积响应 48
3.2.1 晚白垩世以来阿根廷陆缘井-震结合的层序划分对比 48
3.2.2 晚白垩世阿根廷陆缘重力流、底流及其交互作用的沉积响应 55
3.2.3 晚白垩世阿根廷陆缘重力流、底流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响应 59
3.3 晚白垩世乌拉圭陆缘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形成发育场所和典型沉积响应 60
3.3.1 晚白垩世以来乌拉圭陆缘地层发育情况 61
3.3.2 晚白垩世乌拉圭陆缘的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62
3.3.3 晚白垩世乌拉圭陆缘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时空演化模式和典型沉积响应 68
3.4 小结 70
第4章 交互作用沉积响应(深水单向迁移水道)的形态特征、发育演化和沉积模式 72
4.1 概述与区域地质概况 72
4.1.1 概述以及数据和方法 72
4.1.2 区域地质概况和海洋学背景 74
4.2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顺向迁移水道的形态特征、发育演化和沉积构成 79
4.2.1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顺向迁移水道形态特征 79
4.2.2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顺向迁移水道沉积序列 81
4.2.3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顺向迁移水道充填演化 86
4.3 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反向迁移水道的形态特征、发育演化和沉积构成 89
4.3.1 鲁伍马盆地渐新统的层序地层格架 89
4.3.2 鲁伍马盆地渐新世深水反向迁移水道的形态特征和沉积构成 92
4.3.3 鲁伍马盆地渐新世深水反向迁移水道-单侧朵叶沉积体系 97
4.4 东非坦桑尼亚陆缘深水反向迁移水道的形态特征、发育演化和沉积构成 98
4.4.1 东非坦桑尼亚外海深水单向(反向)迁移水道的形态特征 98
4.4.2 东非坦桑尼亚外海反向迁移水道-单侧天然堤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 100
4.5 深水顺向和反向迁移水道的沉积模式及其主控因素 103
4.5.1 两种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发育存在的异同 103
4.5.2 两种深水单向(顺向和反向)迁移发育演化的主控因素 107
4.5.3 两种深水单向(顺向和反向)迁移发育演化的沉积模式 112
4.6 小结 114
第5章 基于全球尺度的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形态变化、叠置样式及主控因素 116
5.1 概述与术语体系 116
5.1.1 概述 116
5.1.2 本章所采用的深水水道数据库 117
5.2 全球尺度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剖面形态和叠置样式对比 121
5.2.1 深水单向(顺向和反向)迁移水道剖面形态的共同性 121
5.2.2 深水单向(顺向和反向)迁移水道剖面形态的差异性 121
5.2.3 全球尺度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剖面形态变化的主控因素 124
5.3 全球视角下深水单向迁移水道与重力流和等深流水道形态特征以及叠置样式对比 126
5.3.1 全球水道生长轨迹对比 126
5.3.2 全球水道形成发育气候背景条件对比 135
5.3.3 全球视角下的深水水道剖面形态和叠置样式对比 138
5.3.4 全球视角下的深水水道形态和叠置样式差异的主控因素 141
5.3.5 “ 全球视角下的深水单向迁移水道与重力流和等深流水道形态特征以及叠置样式之对比”研究的意义 142
5.4 小结 143
第6章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沉积动力学机制 145
6.1 概述与区域地质概况 145
6.1.1 概述 145
6.1.2 区域地质概况与海洋学背景 149
6.2 深水顺向迁移水道内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剖面螺旋环流结构 150
6.2.1 西非陆缘上顺向迁移水道的地震沉积学研究 150
6.2.2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螺旋环流的定量重构 154
6.2.3 深水顺向迁移水道内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剖面螺旋环流重构的科学意义 159
6.3 深水顺向迁移水道内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沉积动力学计算 161
6.3.1 基于水道形态的迁移水道内浊流满槽水力学计算 161
6.3.2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动力学数值计算模型 164
6.3.3 深水顺向迁移水道内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动力学机制 168
6.4 深水反向迁移水道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沉积动力学模拟 170
6.4.1 深水反向迁移水道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物理模拟实验 170
6.4.2 深水反向迁移水道内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动力学机制 174
6.5 小结 177
第7章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及其底流改造砂相模式、相标志及古海洋学意义 179
7.1 概述与研究现状 179
7.1.1 经典浊流储层理论研究 179
7.1.2 亟待开展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有利储层沉积特征、识别相标志和时空分布模式研究 180
7.2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沉积体系的相模式与时空演化 181
7.2.1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沉积体系储层岩相特征 181
7.2.2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沉积体系相组合分析 189
7.3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有利储层识别相标志 194
7.3.1 底流改造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194
7.3.2 底流改造砂的地质响应特征 197
7.3.3 底流改造砂的识别相标志 202
7.3.4 所建立的底流改造砂识别相标志的检验及运用 203
7.3.5 深水水道内底流改造砂的成因机理 207
7.3.6 本章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210
7.4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有利储层分布模式与古海洋学意义 210
7.4.1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有利储层时空分布模式 210
7.4.2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内有利储层时空分布模式的油气勘探意义 214
7.4.3 深水单向迁移水道所蕴含的古海洋学意义 215
7.5 小结 218
致谢 220
参考文献 2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