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
2222年的初冬清晨。踏着院子里的落叶,我站到诊所大门前。门上写着“Zoe Chen,Robot Psychologist”。
(一)
39岁的我已经是全国小有名气的机器人心理学家及心理医生了。昨天夜里,我刚刚从东京的学术交流会上回来,今天一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你可能无法想象,现在机器人已经活跃在全球各行各业,他们聪明勤奋,任劳任怨,并拥有一部分自主的思想。2222年,很多职业在消失;幸运的是,我从事着新兴的职业——机器人心理医生。
机器人也需要尊重和平等。虽然他们不会感冒、胃痛:但是他们和人一样,也会感受到压力,从而产生心理疾病。
我打开诊所的门,坐到桌前,电脑迅速识别了我的瞳孔,屏幕上立刻弹出了今天的日程。天哪!18个机器人正在等待我的咨询。
我颓然地坐到椅子上,脑海中一团乱麻,心中仿佛有块巨石压着。我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给机器人治疗,谁来给我治疗?这是机器人的世界,还是人类的世界?那些曾经向我寻求帮助的机器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又何尝不是我的问题。
按照行业规则,每位心理医生都需要另一位心理医生为自己服务,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心理疏导,或者说,需要“垃圾桶”来倾倒负面情绪;但是,人类心理医生忙到只能为机器人提供咨询,无暇再顾及自己的同行。我已经三年没有接受心理辅导了,其他的同行也是一样。
我用双手托住仿佛千斤重的头。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知道,我的心生病了。
(二)
一个已经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了许久的念头再次出现。
在这个世界上,机器人克隆人类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而且“分身机器人”也已经被允许存在。所谓的“分身机器人”,外形跟你一模一样,在事先得到认证后,在某些极度私密的机构的协助下,你可以将你拥有的一些能力编成代码,写到你的“分身机器人”程序里。比如你是美食家,有独特的食谱,但是一个人没有办法同时接下许多订单,这时你就可以将此项技能授予“分身机器人”,由他来协助你制作美食。
不过,人们往往不愿这么做,即使失去生意,也在所不惜。因为许多人认为,这是他们的独特技能,是他们独立存在的理由,或者说,是他们优于“被编写”的机器人的地方。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当然知道“分身机器人”的潜在危险;但是,你知道崩溃的感觉吗?这个多次被压抑的想法,一再萌生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三)
接下来的事情似乎进展得颇为顺利,我的心理咨询技能被顺利地写入分身的头脑里,现在她开始看诊了。她似乎很喜欢这份工作,很开心可以帮助同类,偶尔还可以作为“我”参加各种会议和演讲。
我呢?则开始享受久违的放松和休息,看剧、读书、打球、旅行、美容……那些工作上的烦恼和压力,渐渐离我远去,它们现在是分身机器人的压力啦!
偶尔我也会问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愚蠢?对啊!没有更早开始使用分身机器人真是最愚蠢的事情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2223年的初冬。我的工作状态从一年前的恨不得住到诊所里,到现在每周只需要去一次诊所:但是我渐渐感到不适应,仿佛心里的某一部分被挖去了。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