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儿童文学究竟是什么
一 “天问”
二 倾斜的理论
三 先于本质的存在
四 超越目标
第一篇 现代儿童文学的内驱力
一 儿童文学作家的自白
1.儿童文学难写
2.你为何而写
3.谁需要儿童文学
二 被误解的成年人
1.永远的儿童
2.童年情结
3.游戏冲动
4.重造童年
三 被误解的儿童
1.“体验生活”——成长的需求
2.审美需要距离
3.自我中心主义
4.并非一张白纸
四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二篇 机制:人格叠印
一 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二 三种时态
1.第一种时态——过去时
2.第二种时态——现在时
3.第三种时态——将来时
三 创作机制——人格叠印
1.三种时态——三重人生叠印
2.作家与读者——人格叠印
3.原型——人格叠印的内核
第三篇 交流:审美过程中的生命轮回
一 交流的三种理论形态
1.宣泄←→代偿
2.成长←→回归
3.同化←→顺应
二 再谈儿童文学的功能
1.“教育”的必然性与限定性
2.“美育”的必然性与限定性
3.“娱乐”的必然性与限定性
4.“再现人生”的必然性与限定性
第四篇 现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一 两种审美意识的对立统一
1.并非重合
2.视野相交
二 双重性格
1.与成年人的创作心态相呼应
2.与儿童内在生命韵律相呼应
三 表述方式
1.作为本质外化的表述方式
2.成长——永恒的母题
3.寓言结构
4.两种语态的交叉
四 开放的文体
1.文学潜意识中的同构复演
2.1+1 > 2
3.安徒生的启示
外一篇 追寻理想
一 感伤的叛逆者
1.童年情结的爆发
2.浪漫主义复兴
3.文体实验
二 探索启示录
1.寻找本质
2.对儿童文学特殊性的再认识
3.文体的自觉与重新定位
三 无穷的文学变法
1.走向新的艺术常态
2.告别沉重
3.理想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女性与理性——读《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曹文轩)
我们思想舞台上的优雅舞者(方卫平)
初版后记
重版后记
主编小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