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卖点
本书以著名艺术家朱春林的油画静物为主体,辅以文字随感,构成独特的互文性叙事,记录了特定时期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画文相映,借物抒情,体现出了艺术家创作的在场性与及物性。
编辑推荐
《谦卑与朴素:一位油画家的艺术札记》虽是以静物小品为主题,却是以纯粹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素朴的生命本色。油画家朱春林从2020年正月初二始以油画静物方式记录这段特殊时期的生活。每天随机选择适合的物品写生,借物抒情,表达此时的心情与感受,并附札记补充。以小见大,给人以温暖的现实关怀和美的感受。
万万没有想到像朱春林这样的大家会让我一个“素人”去为他的大作《谦卑与朴素—一位油画家的艺术札记》作序,他说因为我一直用心关注他一年以来的作品,可以抛却范式理论的束缚谈最朴素最真实的感受。惶恐之余,感到这也许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要求,追求的是展现一种艺术所带来的最原始、最直观的心灵悸动。可能也只有素人才可以以纯外行的视角去体会艺术之美对人的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吧。
今年疫情以来,在朱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他大量的作品和创作感言,不仅带给我艺术之美的眼目享受,更带给我心灵感动和共鸣。
感动人的好作品,首先是因自己被感动要抒发情感而创作,并不是刻意为着去感动别人而设计。《谦卑与朴素—一位油画家的艺术札记》正是这样,是用心灵和真诚来创作,所以带给我的是内心深处的感动。因为疫情,画家一个人被封在家,正月初三《送瘟神》里他写道:“灾难降临,也是我们每个人反省的机会,画画变成一种祈祷,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此后《逆行》《暖手炉》《情人节》《孤岛》《盼凯旋》《马踏飞燕》等一系列作品里,都表现了对前线医护人员平安、国人健康的祈祷,以及对人性的反省。画画只是他自己祈祷的一种方式,在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形下,被封在家的人们惶恐不安,只有祈祷才是最好的慰藉,每天看到他的作品就会让我感动和安慰,也让我静下心来反省祈祷。疫情期间他创作的作品背后有忧患、有思念、有感恩、有赞美……总之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他的用心创作,体现在选题平凡朴素并富有人文关怀,他的用“心”创作,不是功利心。在《争艳》中他写道:“花开不为争艳,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况且很快就会凋零,只是不辜负此刻绽放的生命。”在《黄河清》中他说:“艺术家需要融入生活,接地气,还得保持适度的清高,不能醉于名利、与世浮沉,心中若没了天光云影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这样的创作和感言对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警醒。
他的用心创作,在于他用一颗谦卑柔和、同情之心观照一切绘画对象。在《迎春》中他写道:“任何事物都会与心关联,若无动于衷,多美的风景便与你无关了。对画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恰当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哪怕是一枝花一个瓶子他都会悉心对待,充满关怀,意味着他在善待整个世界。在《玉兰》中,他说:“春光明媚,邻家满树玉兰花开得正旺。征得邻居同意,摘下两枝入画,特意选了一个有花形的釉罐当花瓶,让它们可以在画中做伴,有说不完的呢喃细语。”当时看到画家这样的用心,真是心都要被融化了。他的谦卑之心反映在作品中就是朴实和温馨,作品与观者可以彼此感知,没有距离与隔阂。
他的用心创作,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的安静平稳。动起来容易,静下来难,在高速运转、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需要有建立在永恒的信心和盼望之上的意志和勇气。画家在《白色丁香》中说:“春花浪漫,可是花花世界也会容易让人浮躁。画画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沉下心来才能看见本质。”在《武士与喜鹊》中写道:“心安才能踏实,静观才会发现生机和乐趣。心胸空灵开阔,世界就不嘈杂。要在素朴简单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放缓脚步,随时与自己的内心深度对话,不会听风是雨、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这是盼望、希冀,而不是宣泄抱怨。今年疫情期间,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平静安稳、冷静理性。他用静物诉说心声,不刻意雕饰,不过分渲染,但又非常认真对待每一个线条和每一块色彩。构图严谨稳重,色彩柔和温馨,这一切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平静与安稳。他的画安静而有力量,深深吸引人一遍一遍去欣赏。
我与朱老师的谋面次数远不及与他的画的“相看”次数,但是通过画已经能充分感受到他的性格、品行、气质,见他面之后感觉真的并不陌生,似乎认识很久,真是人如其画!因为他的画没有功利那层油彩,直接是心灵的融会。
《谦卑与朴素—一位油画家的艺术札记》是艺术家用画来祈祷、用画来记录、用画来抒发情感的日记,在特殊的时期成为传递爱、给人慰藉和力量的管道。不取悦于任何人,更不带有功利性,是由一颗安静谦卑、柔和悲悯的心灵油然发出的,而这样用心的绘画,只要我们用心品读,就能体味到更多画面内在的美善之光,用它滋养生命、润泽心田。希望大家静下心来,用心品读,相信它带给您的感动和力量远远超过我的描述。因为短短的篇幅、贫乏的语言并不足以表达这本书的全部魅力。建议读者抛却艺术技巧的判断,直面它所带给您的第一眼感受。
白若楠
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