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高血压
1.2 遗传学因素
1.3 神经系统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1.4 血管功能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1.5 时钟基因对心血管系统及血压波动的作用机制
1.6 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1.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1.8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
1.9 高血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信号通路)
1.10 原发性高血压的其他可能机制
第2章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
2.1 循环系统生理特点
2.2 血管解剖类型及功能特点
2.3 动脉血压的决定因素
2.4 血管内皮细胞变化与高血压
2.5 血管平滑肌细胞变化与高血压
2.6 阻力血管重塑与高血压
2.7 高血压病程中心脏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第3章 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
3.1 高血压与心室肥厚
3.2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3.3 高血压与冠心病
3.4 高血压与脑卒中
3.5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
3.6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
第4章 高血压的治疗
4.1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4.2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第5章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5.1 儿童高血压
5.2 老年高血压
5.3 妊娠期高血压
5.4 白大衣高血压
5.5 盐敏感性高血压
5.6 难治性高血压
5.7 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
5.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9 围术期高血压
5.10 H型高血压
第6章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6.1 肾及肾血管疾病继发的高血压
6.2 肾上腺及类肾上腺疾病继发的高血压
6.3 血管疾病继发的高血压
6.4 神经及心理疾病继发的高血压
6.5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继发的高血压
6.6 睡眠呼吸疾病继发的高血压
6.7 医源性及药物继发的高血压
6.8 骨髓增殖性肿瘤继发的高血压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