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做好“以人民为中心”的调查研究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一直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证明,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以人民为中心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调查研究是知晓群众“所忧”“所盼”的基本方式。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
◎考点一 / 以人民为中心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i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夯实民生基础,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xi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充分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
◎考点二 / 大兴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简言之,调查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一)以人民为中心
1意义分析
(1)有利于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才能让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切实利益,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这是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依然年轻、持续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的历史经验。
(2)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
以人民为中心,就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实践成效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在新的发展阶段,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在初次分配时充分调动人民奋斗的积极性,在二次分配时兼顾公平和效率,在三次分配时通过社会保障发挥兜底作用,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3)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智慧,从而实现政通人和、山河安澜。
2原因分析
(1)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出来的。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守民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不忘初心的体现,是取得百年成就的基本遵循。
(3)以人民为中心是现实社会需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等问题;在一些实际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面对群众时存在作风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4)爱民敬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重视人民,重视民心的力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孔子为政以德的观点,孟子民贵君轻的论述,都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治国理政方针,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让儒家这种重视人民的思想得到了快速推广。随后的历朝历代无不是因为贯彻民本思想,通过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措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繁荣,也因为后期违背了先前政策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3对策措施
(1)站稳人民立场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3)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感知群众冷暖,关注群众需求,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二)大兴调查研究
1重要意义
(1)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观点。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要回归实践,接受实践检验。调查研究就是这一过程的体现。没有对客观实际的深入了解,没有对国情民意的切身体验,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决策,即便有了好的决策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2)调查研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勇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3)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开展调查研究,是坚守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客观需要,是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生动体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有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存在问题
(1)形式主义突出
调查研究违背求真务实的作风,调研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调研秀”有的表现为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浅调研”;有的表现为带着“框框”下基层,预设结论、按需求证的“假调研”;有的表现为走规定线路,看“盆景”典型,“朦胧画”多“工笔画”少的“被调研”。这些调研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带坏了作风。
(2)缺少问题导向
调查研究过程中没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敢正视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重过程轻结果、对策多实效少,脱离了解决问题这个根本目的。例如,有的表现为浅尝辄止,把听到看见的问题照单全收;有的表现为听风是雨、添油加醋,夸大事实博眼球;有的表现为避重就轻,对真问题大问题避而不谈,缺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有的表现为调研成果一大片、成效看不见;有的调研报告只重视能否“受关注”“得批示”,忽视贯彻落实。
(3)脱离群众路线
调查研究过程中不深入基层和群众,表现为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拍胸脯决策,凭想象办事;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只当官,不做事,衙门作风严重;不负责任、遇事推诿,不给好处不办事;作风粗暴、颐指气使,搞“一言堂”,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瞎指挥;等等。
3对策措施
(1)力戒形式主义
党员干部要把实事求是与调查研究统一起来,改进工作方法,调查研究之前确定主题、制定具体方案。真调查、敢较真,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真正了解问题发现问题。要完善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的调研制度,将调查研究变为自觉的经常性活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2)坚持问题导向
一方面,调查研究前期重点在“调查”,重头戏在“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分析问题、找到症结破解问题。另一方面,要对工作成果与成效及时跟踪评估,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回访,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切实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
(3)密切联系群众
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把调查研究和指导检查工作区别开来,精准选择调研对象,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