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世代交替,地球文明已成了尘封的历史。跳跃到新伊甸的人们重建了文明社会,飞船上的人们也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维持着文明社会的形态。
仿佛是一场生存实验,两个“培养皿”中的人,过着何种生活?以何种方式恋爱和延续后代?毫不知情的飞船社会,敌对情绪强烈的新伊甸,双方最终又会如何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看完第一、第二部,对于第三部作者将会如何收场,可以说是心痒难耐了!
——@蛙蛙(科幻世界 英语编辑)
距离现在大约两万四千个小时之前,悲剧发生了。如果换算为地球上的计时,悲剧大约发生在两年零九个月前。
“诺亚方舟号”由四个巨大的筒状居住区和位于中央的推进器组成。四个居住区和推进器上方是船长室和控制室,相互之间由管道连接。不过,往来于控制室与居住区之间的除了控制室的勤务人员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人。也就是说,除了控制室的勤务人员之外,其他人员都只清楚自己的任务。自然,他们也不可能了解“诺亚方舟号”的推进原理。拥有将近三万乘客的“诺亚方舟号”上,能够勉强说明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的人,充其量不过百分之几。能够对发动机进行维护的人就更少了。“诺亚方舟号”的维修团队作为一个职能团队,基本上集中在华盛顿Ⅰ区的大约五十个家庭里。然而,这些家庭的一家之主,基本上都成了不能回家的人。
大约两万四千个小时前,船长室以及控制室发生了一场事故,原因不明。
所有的联络都中断了。没有一个人从船长室以及控制室活着返回居住区。
似乎是“诺亚方舟号”的正中央位置在某个瞬间发生了垮塌事故。也许是猛地撞上了在宇宙中移动的某种物质,也许是单纯地由于金属疲劳造成了事故。总之,原因不明。
人们唯一知晓的,是让人绝望的事实本身。
船长室及控制室,无人生还。
现在还无法进入那片区域。只能采用远距离探查的手法来确认里面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情况。
就目前看来,这还不算是最坏的结果。虽然,位于正中央的推进器的相关区域已无法再发挥作用,但四个居住区毫发无损。
宇宙农场和宇宙水产养殖场,这两处设施也还保留着预期以上的功能。
华盛顿Ⅰ区的议会依旧定期召开,因为兰伯特家族出身的第一位总统道格拉斯·兰伯特还健在。
只是,“诺亚方舟号”船舱内,自从推进发动机的中枢发生原因不明的事故以后,所有人似乎都被愁云笼罩着一般。
每个人的手腕上都佩戴着N-phone,可以准确无误地接收到“诺亚方舟号”的实时状况。
目前船舱内所有乘客第二天生活所需的食品、信息仍有保障。
只是,几十年后,“诺亚方舟号”会变成什么样儿,没人清楚。
所有出生在“诺亚方舟号”上的孩子们,在决定自己的职业并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之前,都会接受同样的基础教育。他们会在那里学习到自己是诞生于地球的人类的后代这件事情。
地球毁灭之后,存活下来的人类搭乘“诺亚方舟号”踏上了奔向新天地的征途。目前,人类正处在旅途中。目的地只有一个,就是被称为应许之地的那颗星球。
“诺亚方舟号”将持续加速,在到达中间地段时……也就是在旅行超过八十五光年的距离之后,一直以来保持的加速度将切换成减速度。“诺亚方舟号”将被旋转九十度,同时开始进行1g减速。
这是为了在进入应许之地的星域时达到静止状态。
这些从小便被灌输进大脑的知识,突然之间竟变成了毫无指望的东西。
过去,N-phone上会显示在几万个小时以后将到达中间地段并开始减速,如果谁想要了解这点,一看N-phone便知。
而现在,已经无法通过N-phone确认这个时点了。
事故发生以后,在基础教育中,也不再讲述在中间地段的减速操作这一知识点了。
对于已经没有船长室和控制室的“诺亚方舟号”而言,已经没有理由继续讲授这种无意义的知识了。
“诺亚方舟号”在持续加速飞行后,总有一天会接近应许之地吧。只是,它不可能再在目的地停下来了。它将成为一艘失去控制不停狂奔的宇宙飞船,载着人类一直飞到宇宙的边界。又或许,在某一天,居住区会像推进器区域一样,迎来毁灭……只要稍微想一想这样的噩梦,人们的心情就不可能轻松起来。
降诞祭即将到来
特型演员艾迪森
找寻失去的时间
减速的挫折
生存的资格
诺亚方舟的怪物
在天元山顶
亚当斯的小屋
深渊的选择
威廉·盖兹的房间
在自由教会
七十六分钟的女孩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