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1章 论证研究的语用论辩方法
1.1 概述
1.2 哲学层面
1.2.1 合理观简述
1.2.2 批判理性主义合理观
1.3 理论层面
1.3.1 元理论
1.3.2 标准理论
1.3.3 拓展理论
1.4 分析层面
1.4.1 分析性重构
1.4.2 策略性设计
1.5 语用论辩方法与孟子话语的论证刻画研究
第2章 孟子论辩性话语合理性的哲学基础
2.1 概述
2.2 道德形上学基础:人性善
2.2.1 性善论的来源
2.2.2 孟子的性善论
2.3 德行伦理理性的体现:仁义
2.3.1 孔孟的“仁”与“义”
2.3.2 孟子的仁义观
2.4 实践伦理理性的体现:经权相济下的执中
2.4.1 孔孟“执中”原则下的经权观
2.4.2 孟子的经权观
2.5 小结
第3章 “人禽之辩”的论证重构
3.1 概述
3.2 重构“生是否即为性”
3.3 重构“人性是否为善”
3.4 重构“仁和义是否都是人性善的内在体现”
3.5 小结
第4章 “王霸之辩”的论证重构
4.1 概述
4.2 重构“天下安定统一是否历史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
4.3 重构“君主是否施行王道仁政,才能实现天下安定统一”
4.4 重构“君主施行王道仁政,是否需要摒弃霸道霸政”
4.5 小结
第5章 “经权之辩”的论证重构
5.1 概述
5.2 重构“君子是否可以降低儒家仁义中道准则的原则性”
5.3 重构“君子是否只能绝对地坚守儒家仁义中道准则”
5.4 小结
第6章 孟子论辩性话语中的策略性设计
6.1 概述
6.2 间接证成策略
6.2.1 分离策略
6.2.2 基于反驳性类比的归谬法
6.2.3 诉诸对方论证
6.3 直接证成策略
6.3.1 正反论证
6.3.2 类比论证
6.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孟子话语的论证刻画相关图表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