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玄奘西游记》(一个人的万里孤征,并非虚构的历史;历尽磨难,尽瘁学术;重读《玄奘西游记》,讲好中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08269
  • 作      者:
    朱偰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玄奘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象征,重读《玄奘西游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 朱偰先生笔下的玄奘,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百折不挠、爱国主义,是知识分子的积极正面形象,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插页玄奘西行路线图、五十余幅插图,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相关历史。 作者朱偰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曾经为保护南京明城墙做出重要贡献。他的学识和人格深受敬重。如学者沈栖所说:“南京明城墙能有今天这般雄姿、这般荣耀,我认为,决不能忘却一位先贤:朱偰。”
展开
作者简介
朱偰(1907—1968),字伯商,浙江海盐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有名历史学家朱希祖长子,幼秉家学,精研文史。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1932年获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出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1939年10月入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职。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省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一生著述丰赡,在财政、金融、文学、史学、考古诸领域,成就斐然,尤其是对南京明城墙的保护做出过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金陵古迹图考》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回 两古国交流文化
三法师跋涉取经
话说亚洲两大文化古国,在东方是中国,在西方是印度。这两个大国,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有悠久的历史,各有发达的文化。自从中世纪以来,这两国即常有文化使节来往:印度的高僧,如迦叶摩腾、竺法兰、觉贤(佛驮跋陀罗)、佛藏、达摩、鸠摩罗什,都曾来东土传教;中国的高僧,如东晋的法显,北魏的宋云、惠生,唐朝的玄奘、义净、不空,都曾先后到印度去取经或说法。“自从佛教开始在中国传布以来,一千年的悠长岁月中,拜佛求经的香客和学者们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中印之间。他们越过戈壁沙漠、中央亚细亚的平原和高山,翻过喜马拉雅山,这是一条漫长、艰苦、充满危险的旅程。”(尼赫鲁:《印度的发现》)。可见自古以来,两国之间即已有了文化交流,互相发生影响;两国人民之间互相存在着一种向往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十分深厚,不是高山峻岭,不是戈壁沙漠所能间隔得开的。
现在单说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最动人的史话,便是唐朝玄奘法师到印度去取经的故事。
中国历来到印度去的高僧,以东晋的法显、北魏的惠生、唐朝的玄奘三人,最为有名。这三个人都各有著作,互有详略。但是惠生仅仅到了北印度;法显则自北印度历经西、中、东三印度,航海而回;只有玄奘法师遍历五印度,前后旅行印度十七年,在印度讲过大乘佛法,做过“无遮大会”,而且曾经主持当时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讲席,最后仍由陆路回到中国。提起这位玄奘法师,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印度,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中印文化交流上的确很有贡献,所以值得特别加以介绍。
先说玄奘法师幼年的情况。
玄奘法师是河南陈留人,俗家姓陈,本来的名字叫作袆。他的祖父陈康,在北齐做过官,担任国子博士。他的父亲叫作陈慧(一作陈惠),生得身长八尺,美眉明目,宽衣博带,平常喜欢作读书人打扮。他早通经术,潜心坟典,在文化方面修养极深。可是生当隋朝末年,政治黑暗,他见大局败坏,国事日非,遂闭门不仕。地方官好几次推荐他,都被他托病拒绝了。
陈慧生有四个儿子,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子,从小聪明异常。他八岁的时候,父亲为他讲授((孝经》,到“曾子避席”一段,玄奘忽然整襟而起,父亲问他缘故,他恭恭敬敬答道:“曾子一闻师命,即起立避席;儿子今奉慈训,难道还应该安坐不动?”父亲见他这样聪明,异常高兴。亲戚朋友也都以神童相许。自此以后,他更好学不倦,浏览史书;加以他温清谨厚,所以从小为邻里人们所喜欢。
玄奘为什么要出家为僧?这是有他的社会背景的。原来中国社会,自从东晋、十六国以至南北朝三百年间,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乱,人民走投无路,人人朝不保夕,于是佛教遂成为一部分劳苦大众的逋逃薮;佛教用美好的来世来安慰人们,使他们忍受在现实中的一切痛苦。再加以封建帝王的提倡,所以出家遂成为一时的风尚。玄奘的第二个哥哥,叫作长捷,先已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做和尚。他见弟弟自幼聪明,可以传授佛教,所以把他带到庙里,早夕诵习一些佛经。
这时还是隋炀帝大业时代,有敕旨下来,要在洛阳选度二十七个和尚,当时报名的人很多,候选的有好几百人。玄奘因为自己年纪太小,没有报名参加,只好立在一旁观看。奉旨前来选拔的大臣是大理寺卿郑善果,很能鉴别人才,他一见了玄奘,便暗暗称奇,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玄奘不慌不忙,回答了自己的姓名。
郑善果又问道:“你是不是也想出家?”
玄奘答道:“想是想的,但是我学业荒疏,年纪又小,所以没有敢报名参加。”
善果又问道:“你小小年纪,就要出家,是为的什么?”
玄奘答道:“是想继承如来,宣扬佛法。”
P1-5
展开
目录
第 一 回 两古国交流文化 三法师跋涉取经
第 二 回 寻名师遍游海内 求大乘立志西行
第 三 回 涉弱水夜渡玉门 过五烽西绝大漠
第 四 回 麴文泰坚留法师 高昌国大开道场
第 五 回 度银山僧众遇盗 陟葱岭法师阻雪
第 六 回 通国书突厥迎玄奘 颁通牒可汗护佛法
第 七 回 入铁门再登帕米尔 寻佛迹南越大雪山
第 八 回 大雪山中积雪迷途 小乘寺里孤灯话旧
第 九 回 越黑岭初入北印度 访圣迹顶礼佛骨城
第 十 回 拜石窟倏见如来影 礼宝树巡行舍利塔
第十一回 入石门贤王迎上宾 集王城名僧论大乘
第十二回 大森林法师被劫 众豪杰弃邪归正
第十三回 越山渡水观光名都 听经问道访师佛国
第十四回 戒日王统治五印度 曲女城遍建众伽蓝
第十五回 渡恒河玄奘瞻佛迹 筑精舍善施给孤独
第十六回 生老病死太子逾城 不生不灭我佛涅槃
第十七回 灵山缥缈佛迹难寻 祗园荒凉圣僧流泪
第十八回 王舍城开讲瑜伽论 伊烂国途遇野象阵
第十九回 顺流而下遍游东天竺 遵海而南远求师子国
第二十回 丛林连绵冒暑远征 风涛险恶望洋兴叹
第二十一回 阿旃陀玄奘拜石窟 摩腊婆名王修文治
第二十二回 故国山河时萦梦寐 大士慈悲指示归途
第二十三回 讲大乘折服师子光 论外道义释婆罗门
第二十四回 众高僧苦留玄奘 二名王争请法驾
第二十五回 戒日王亲迎法师 曲女城大会诸侯
第二十六回 说法讲经花雨缤纷 巡游唱道宝象庄严
第二十七回 戒日王六开无遮会 玄奘师万里赴归程
第二十八回 千山遥隔故国云封 万水迢递归心似箭
第二十九回 三登帕米尔万山重叠 夜宿大龙池百鸟飞翔
第 三十 回 逾葱岭法师遇盗 涉山涧大象被溺
第三十一回 涉流沙万里归来 回故国百姓欢腾
第三十二回 弘福寺安置经像 洛阳宫面陈佛迹
第三十三回 集名僧翻译瑜伽论 奉帝旨修撰西域记
第三十四回 尊佛法亲制圣教序 隆恩遇敕赐袈裟衣
第三十五回 香花宝盖齐集慈恩寺 黄绢青灯遍译贝叶经
第三十六回 千古垂典浮图永固 万里传书友谊长存
第三十七回 众学士润饰译文 薛夫人舍身受戒
第三十八回 赐碑文勒石慈恩寺 迎御书轰动长安城
第三十九回 因热追凉法师患病 慎终追远玄奘营葬
第 四十 回 度帝子佛光王受戒 毕译事唐玄奘圆寂
整理后记
附录:玄奘西行路线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