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质量发展|
镇江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镇江旅游高质量发展课题组/003
把农机装备产业打造成镇江产业
镇江市农机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008
镇江市对接江苏自贸区过程中应对“政策洼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周凌轲陈彬毛竹青/012
镇江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中共镇江市委办公室、镇江市社科联、人民银行镇江分行、镇江市地方
金融监管局、镇江市农业农村局、江苏大学联合课题组/016
镇江人口导人研究
——以技能人才为例
张玉枚周德荣王永新等/021
“人才镇兴”背景下的镇江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
范宏民李红兰/027
对接江苏自贸区建设的税收研究
孙虹杨长春吴伟夫/030
深挖镇江老龄产业优势研究
镇江市商务局、中共镇江市委研究室、镇江市合作交流中心联合课题组/036
镇江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建设研究
徐敏/042
以优秀传统诗词推动镇江“全域旅游”发展及实现路径研究
吴颖朱思丞钱晓庆刘琰王山水张辉/048
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以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为例
顾海萍吴劲经宽蓉/060
农业产业链融投资中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王秀萍张宇张涛盛永祥孙炎令余倩文/065
一体化视角下镇江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何美玲武晓晖蒲俊杨梅/071
建好数字化征信平台为镇江经济发展助力
马国建/075
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镇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以镇江巿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张楠尤学平殷爱平等/081
基于镇江地方产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丁俊张鸿/088
产教融合视角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陈欣吴立平王玉辉等/092
卫生应急培训基地“产学研训”平台建设研究
镇江市卫生系统课题组/096
|二、能治理|
镇江巿域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研究
中共镇江市委办公室课题组/105
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于江周培袁彭智勇/109
“美丽镇江”之城市精细管理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课题组/115
打造市域治理“镇江样本”研究
李吉权林海/121
更深层次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研究
——以政法委执法监督为视角
朱海邱勇周健等/126
镇江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培袁房元朱伟俊等/132
数字政府平台驱动下的“智慧镇江”政务数据共享整合研究
景国良王长宝张海洋等/139
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问题及对策探究
谭凤兰汪祥胜叶朋/144
论市场监管“软行政”促解消费维权之“疑难症”
戴苏/150
审计助力镇江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曹敏杨博霞李雯/156
让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同频共振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京口区委校联合课题组/162
建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沈霞江志堃/167
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研究
苏建全章绮天/172
面向治理现代化的机关内部办事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田敬新姜帅荆杰陶迪明/178
浅析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管制度的构建
周绪平金庆华陈浩/186
关于整合“三山一湖一渡”景区管理的研究
周文娟 曹玮 王祥王斐郑栖桐王鹏然/19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吕朝霞游文静/198
|三、高品质生活|
“红色文化”的科学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
姚永康翟正国张美娟/5
地方文高校
潘法强薛玉刚丁旻/211
镇江诗词的传播策略研究
李红艳婷钱坤/216
依托高校园区开展“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路径研究
沈娟王红/2
镇江茶产业的历史文化基因挖掘与资源活化研究
蓝旻虹张剑连小刚/224
镇江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学校传承研究
陈卉巩丽韦昊宋志红/231
“长江文化”视域下的镇江民歌研究
杜佳骏邱正吴欣晨等/237
文旅融合视域下镇江“三山文化”及其在城市IP中的应用研究
邓莉丽秦菁菁段玉洁/241
扬中“口袋公园”建设的实践探索
郭玉成庄广雷/248
日本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镇江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曹雅洁卞茜杨帆/255
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启示
翁红霞徐强/25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