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舞小戏向地方大戏发展的标志是,上演剧目从二小戏、三小戏向本戏、连台本戏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对民间歌舞小戏来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表演的脚色行当体制从简单的一旦、一丑、一生,向生旦净丑各行脚色俱全的表演体制发展,二是音乐上在保持亦歌亦舞的音乐特色的同时,还要寻找一种适宜大段歌唱的主腔,因为这种唱腔正是民间歌舞类小戏剧种所缺乏而又是大戏音乐所必需的。
任何一种民间小戏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向大戏发展过程中,都会向相邻的地方大戏学习、吸收、借鉴,在音乐上主要是学习其唱段的结构方法,引进小戏剧种音乐所缺少的音乐表现手段,有的就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如唱腔中的激情类板式,伴奏乐器、锣鼓经、伴奏曲牌等,但是主腔不能采取拿来主义,主腔必须是属于自己的。那么主腔从何而来?这就不得不涉及与曲艺音乐的密切关系。
曲艺的基本特征是用说或唱来讲故事,从而形成了其音乐的叙述性特征。叙述性音乐的长处就在于善作长篇的歌唱。也正因为此,歌舞小戏剧种的主腔多来自曲艺的音乐。曲艺的音乐如何能被拿来作为歌舞小戏的主腔,而且能与歌舞小戏的音乐融为一体,这是有一定原因和基础的。在各地,尤其在农村,人们对艺术并无品种的明确界定.在所有的民俗活动中,有歌便歌,可舞即舞,平时消遣多以曲艺形式说唱故事,遇上节庆的热闹场面就装扮起来演小戏。多种艺术形态并存是许多地方民间艺术发展的共性特征,秧歌、花灯、花鼓概无例外。其间,参与不同艺术形式表演的很多就是同一群人,他们用同一种方言,唱着基本上相同的曲调,或歌唱、或做歌舞表演、或说唱故事、或演小戏,并用基本上相同的乐器为歌唱、舞蹈、曲艺、戏曲伴奏,这使得在音乐上它们之间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相互间的吸收不但成为可能,而且极其自然。
评剧因早期为歌舞小戏而被称为“蹦蹦”,坚持以曲艺的冀东莲花落的落子腔为主腔,使它迅速从演三小戏到上演拆出剧目再到上演大戏剧目,成为地方大戏剧种。上海沪剧形成初期,演唱的曲调主要为山歌和花鼓小调,山歌中还包括二句头、四句头和曲艺形态的长山歌(即花鼓说唱)三种,在上演大戏的过程中,曲艺形态的长山歌演变为沪剧音乐的主腔——第一基本腔【长腔长板】,并发展有【中板】【紧中板】【紧板】【慢中板】【慢板】【快板】【一字板】【赋子板】【散板】【快板慢唱】等成套板式,成为沪剧音乐的主体。
越剧音乐从用嵊县方言演唱新闻传奇故事的曲调【四工合调】,到演唱三跳曲调,并将嵊县语音融入,被称之为“湖调”,及后演唱的【呤哦调】,以至于发展到演唱【落地唱书调】,是其曲艺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随后在上演大戏剧目过程中,从【四工唱书调】【呤哦调】到【正调腔】【六字调】【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的发展过程,均为主腔【落地唱书调】适应音乐戏剧性要求所产生的变化。楚剧的主腔迓腔源于打锣腔系的主腔哦呵腔,是将打锣腔系的主腔哦呵腔用黄陂、孝感一带语音演唱后逐步形成的。哦呵腔又源于鄂东一带流行的田畈歌、民间音乐。那么哦呵腔到底是源于田畈歌还是民间音乐呢?而这民间音乐又指的是哪一种民间音乐呢?武艺民先生在他的《中国道情艺术概论》中提出,哦呵腔来自鄂东一带流行的曲艺渔鼓道情。据《中国曲艺志·湖北卷》记载,属于鄂东的咸宁地区阳新县一带,有一种曲艺形式就称“哦呵腔渔鼓”,系因唱腔中的衬词“哦(罗)嗬”得名,光绪年间已很流行。同属于鄂东的大冶、鄂城、阳新、咸宁包括武昌等地,还流行一种“大冶高腔渔鼓”,又称四平调渔鼓、大冶哦呵腔渔鼓、哦呵腔,与阳新一带的“哦呵腔渔鼓”同源异流,同光年间已很流行。可以说哦呵腔不仅是打锣腔系的主腔,同样也是鄂东地区渔鼓道情的主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