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为什么研究听觉
1.2 关于本书
2 声音的性质
2.1 什么是声音
2.2 纯音的介绍
2.3 频谱
2.4 复合音和噪声
2.5 调制波形
2.6 小结
2.7 阅读
3 声音的产生、传播与处理
3.1 声源与共振
3.2 声音的传播
3.3 信号处理
3.4 数字信号
3.5 小结
3.6 阅读
4 听觉系统通路
4.1 从空气到耳
4.2 耳蜗
4.3 传导
4.4 听神经
4.5 从耳到大脑(以及从大脑到耳)
4.6 小结
4.7 阅读
5 频率选择性
5.1 频率选择性的重要性
5.2 基底膜的频率选择性
5.3 听神经的频率选择性
5.4 心理物理测量
5.5 小结
5.6 阅读
6 响度和强度编码
6.1 听觉的动态范围
6.2 响度
6.3 声强在听觉神经系统中是如何表达的
6.4 跨频率和跨时间的对比
6.5 小结
6.6 阅读
7 音高和周期性编码
7.1 音高
7.2 如何表达周期性
7.3 如何提取周期性
7.4 小结
7.5 阅读
8 听觉的时域处理
8.1 时域分辨率
8.2 调制的感知
8.3 时域上的信息组合
8.4 小结
8.5 阅读
9 空间听觉
9.1 双耳聆听
9.2 摆脱混淆锥
9.3 距离判断
9.4 反射与空间感知
9.5 小结
9.6 阅读
10 听觉场景
10.1 感知组织原则
10.2 同时分组
10.3 顺序分组
10.4 小结
10.5 阅读
11 言语
11.1 语音的产生
11.2 语音信号的问题
11.3 言语感知
11.4 神经机制
11.5 小结
11.6 阅读
12 音乐
12.1 什么是音乐
12.2 旋律
12.3 和声
12.4 时序
12.5 音乐场景分析
12.6 文化与经历
12.7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音乐
12.8 小结
12.9 阅读
13 听力损失
13.1 什么是听力损失
13.2 听力损失的类型
13.3 耳蜗性听力损失
13.4 耳鸣及听觉过敏
13.5 诊断
13.6 干预措施
13.7 小结
13.8 阅读
14 结语
14.1 倡导学科交叉
14.2 我们已知的
14.3 我们未知的
附录:耳的研究
A.1 人类心理声学
A.2 信号检测论
A.3 人类电生理学
A.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A.5 动物生理学
A.6 动物心理声学
A.7 伦理问题
词汇表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