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平潭综合实验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福建卷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82169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最后一碗朱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
  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展开
精彩书摘
  《平潭综合实验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福建卷》: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曾焕乾亲自策划下,“暴动计划”一步步顺利推进。意外的是,海上游击队的紫电一号船由泉州返航,至长乐松下海面,遇狂风沉没,5名队员罹难,隐藏在船上的一批武器也沉人大海。此一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暴动计划的实施。正当此时,国民党涵江党办服务社一艘商船停泊码头,陈书琴见机会难得,动起夺枪的念头。在尚未得到曾焕乾明确指示的情况下,陈书琴、林祖耀等6人伪装成县自卫队员上船检查。不料,陈书琴上船后,发现船老板还未到船,枪、款均无踪影,又不知船老板何时回船,怕夜长梦多,便顺手取了一袋子钱后撤退。船老板回船得知情况后,大为恼火,便向林荫告状遭抢一事。林荫震怒之下,先是撤了自卫队长游世杰的职务,接着又将事务长洪通华、分队长杨建福和卫队陈孝仁、高名祥等人,予以免职、贬职、调离。林荫由“码头事件”的发生,意识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存在,在加强警戒的同时,积极清查内部,抓捕可疑分子。事件发生后,曾焕乾批评了此举的严重错误,决定暂停武装暴动,让骨干人员尽速转入地下隐蔽起来。遵照曾焕乾的指令,中共福长平中心县委的驻地东张灵石山据点立即转移,各联络点也随之关闭。由于中共福清县委书记陈振华的叛变,保安队重兵搜查灵石山,烧了地下军指挥所住所。而中共平潭工委书记吴秉瑜,在接到隐蔽命令后,正打算悄悄离开平潭,却被警察局秘密逮捕,与林光福一同被押上哨船准备填海处死。所幸当晚狂风骤雨,哨船班长游天聚不敢冒着大风浪出海,计划次日再处。凑巧,林维梁的货船与哨船邻近,游天聚与林维梁又有亲戚关系,趁吃饭机会,林维梁上了哨船,见到吴秉瑜。吴秉瑜示意去找警察局内线林徽梅救援。林维梁离船后,于当晚赶往玉屿村报信。次日吴自寿带着村里乡绅和村民几十人来到县城向林荫请愿,要求立即释放吴秉瑜。岚华中学部分学生也加入请愿的队伍。林荫本想秘密处死吴秉瑜,却未料弄得满城风雨,引发旅外学生、教界人士的愤怒与谴责。在吴自寿等一些在政界有影响的人士的积极斡旋下,林荫迫于压力不得不答应释放吴秉瑜。
  在“码头事件”之后,林荫又因接连发生的“劫药”“劫粮”两案,愈加气急败坏。他一方面联手福清保安队,“围剿”中共平潭指挥部;另一方面派出秘书林杰,密赴台湾,请求台湾省政府,协助抓捕经营震球商行的平潭籍中共地下党员。
  震球商行于1946年5月创办于台湾省基隆市,高飞为经理,徐兴祖为副经理。1947年5月,城工部闽江工委在台湾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徐兴祖担任副书记。时值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在组织不断发展扩大后,遇到最大困难是经费支撑。徐兴祖获悉后,与其他商行领导议定,以革命大局为重,凑足黄金30两、白糖7000斤、自行车15辆,交给中共闽江工委负责人带回福州。当年8月,林荫爪牙林杰秘密潜人台湾后,即向台北警察局提供密报材料,要求警察局核查户口,并亲自出入台北、基隆、淡水等地探查,终于发现王诚、陈孝仁的行踪。王诚被捕后,翁绳金、张纬荣顿感事态的严重,当即通知徐兴祖、郑杰,召集高飞、王韬等人,就商行事务及人员撤离等事项作出紧急安排。按照分批分期撤离原则,翁绳金、徐兴祖、高飞、王韬等先后按原计划撤回大陆。基隆宪兵、警察包抄震球商行,一无所获,只有周裕芬因外出办事未归无法接到撤离通知而被拘捕。
  1947年12月,翁绳金、张纬荣、徐兴祖、高飞等人,从台湾撤回后聚集于福州,等待组织上重新安排工作。此前,中共闽浙赣省委在福州高湖村开会,任命曾焕乾为闽北地委常委兼城工部部长,所属福州地区城工部组织由林白(闽侯人)管辖。同时决定成立直属省委的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五县中心县委,当年12月,在连江东岭杞坑村宣布正式成立,林白任书记,林克俊、郑云耕、徐兴祖、郑杰、翁绳金为委员。下设闽清工委,郑云耕任书记;东岭工委,郑杰任书记;连江县委,翁绳金任书记,翁强吾为副书记;闽(清)、连(江)、罗(源)边区工委,徐兴祖任书记,林逸森任副书记。平潭地下党工作由曾焕乾改为林白统一领导。1948年1月,徐兴祖、郑杰、林逸森到职后,在中心县委领导下,即在连江的小梅洋、牛项村,组织千人农民武装队伍,在30多个村同时举行暴动,打土豪、分粮食,其声威影响到以东岭为中心的方圆百余里的游击区。
  ……
展开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烽火征程(1933年8月-1949年9月)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武装斗争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平潭社会
第二节 从屿头大练走出的革命战士
第三节 刘伯华领导下的“少年团
第四节 曾焕乾、周裕藩领导下的抗日活动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斗争
第一节 平潭游击根据地的开辟
第二节 与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浴血斗争
第三节 “城工部事件”的消极影响
第四节 解放县城与红色政权的建立
第五节 游击队的战略转移
第六节 支援解放大军南下与平潭解放

第二编 探索与发展(1949年10月-1979年12月)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运动
第一节 保卫人民政权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第四节 平反城工部冤案
第五节 所谓“复员军人闹事”事件
第四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一节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全民植树造林运动
第三节 实施三大围垦工程
第四节 推进渔农产业发展

第三编 改革开放与综合实验(1979年12月-2020年12月)
第五章 实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
第一节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第三节 加快基础建设步伐
第四节 建设海峡大桥
第五节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第六章 开启综合实验区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平潭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第二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节 建设国际旅游岛
第四节 推进岚台合作
第五节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六节 老区村居建设

大事记(1933-2020年)
附编一 弘扬红色文化
附编二 英烈风采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