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档案学史领域的一本研讨性著作,书中提出的核心问题则是“中国档案学是如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创建的”。围绕这一问题,闫静博士从内在观念建制和外在社会建制两方面详细地对十七年来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发轫与发展进行条分缕析,并从学科视域、学理视域、历史视域和现实视域对这一段学术遗产进行多维审视和历史哲学层面的省思,勾勒出这段时期中国档案学在整个档案学史中的学术地位和历史贡献。尽管对1949年至1966年中国档案学的研究在不少学术著作中均有涉及,但对这一段学术史揭示与剖析得如此清晰与透彻,却是作者的一大贡献,书中对中国档案学独立化建制的历史考察亦不失为这部书稿对档案学研究的一大推动。当然,瑕不掩瑜,书中难免有些缺点,如尽管书中基于“学术成果”的“历史哲学”思考较有见地,但这其中“时间性”论述中的历史延展线以及“空间性”论述中的不同地域档案学的对比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希望这些不足可以开启新议题的探讨与思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