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制度和制度变迁
1.3.2 农业治理与交易成本
1.3.3 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1.3.4 “农民”的相关研究
1.4 基本概念
1.4.1 制度变迁
1.4.2 治理交易成本
1.4.3 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1.4.4 新型职业农民
1.5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5.1 理论基础
1.5.2 分析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方法论
1.6.2 研究类型和对象选取
1.6.3 收集资料的方法
1.6.4 分析资料的方法
第2章 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阶段性历程
2.1 身份农民到职业农民的变迁
2.1.1 职业农民兴起的社会基础
2.1.2 身份农民的职业化的新转向
2.2 职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变迁
2.2.1 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社会基础
2.2.2 新型职业农民的悄然兴起
2.2.3 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来源
小结
第3章 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制度基础
3.1 土地规模化:农地制度变迁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
3.1.1 土地集中化:集体化时期的农业合作化
3.1.2 土地分散化:家庭联产承包制及其实践
3.1.3 土地规模化:土地的流转与规模化经营
3.2 户籍弱化:户籍制度变迁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
3.2.1 极致禁锢:集体化时期的户籍制度
3.2.2 户籍松动:农民非农化就业的开始
3.2.3 户籍弱化: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
3.3 产品市场化:供销制度变迁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
3.3.1 保证供给:统购统销的推行
3.3.2 市场倾向:供销制度的变革
3.3.3 农民合作:组织形式的变化
3.3.4 非农促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3.4 政策密集化:农业政策调整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
3.4.1 技术与资本密集:农业现代化政策的需要
3.4.2 政策支持密集:农业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
小结
第4章 治理交易成本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
4.1 一体化治理:降低交易成本的粗暴式策略
4.1.1 集权化:一体化治理的实施基础
4.1.2 单位制:一体化治理的实施途径
4.2 体系化治理: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横向推动
4.2.1 多元化与现代化:体系化治理实施背景
4.2.2 横向规模化:体系化治理下的实施逻辑
4.2.3 内部规模化:降低交易成本的直接考量
4.2.4 多层级示范:体系化治理下的分类逻辑
4.3 供应链治理: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纵向推动
4.3.1 小农排斥:供销体制的交易成本考量
4.3.2 标准制定:供应链治理下的质量分级
4.4 减量化治理: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数量考量
4.4.1 生态治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取向
4.4.2 减量化治理:以数量为依据的治理
4.5 交易成本与规模化:农业治理的共同指向与实现机制
4.5.1 交易成本:系统化治理的共同指向
4.5.2 规模化倾向:运动式治理与四种治理
小结
第5章 治理交易成本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变
5.1 产业调整:国家治理格局下的农业发展路径
5.1.1 发展定位:国家治理格局下的产业倚重
5.1.2 加入博弈:政府的介入与小农的自主性
5.2 双重规模化:一体化治理下农民发展的产业实践
5.2.1 外部规模化:集体化的实践逻辑
5.2.2 内部规模化:公养制度的反复性
5.3 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产业化:供应链治理与体系化治理的逻辑选择
5.3.1 小农发展无序:国家治理介入的环境基础
5.3.2 治理交易成本:小农户经营合理性消失
5.3.3 商品猪基地:职业农民发展的推动因素
5.3.4 农业产业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治理促动
5.3.5 屠宰制度和标准化:两种治理实践路径
5.4 小农排斥与规模化倾向的减量化治理
5.4.1 “减法”逻辑下小农户经营的消失
5.4.2 “违建”标准之下差异化治理逻辑
5.4.3 渐进规模化:对小农的温柔挤出
5.4.4 激进式减量:综合治理下的抉择
小结
第6章 适度规模:国家治理逻辑下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6.1 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多种治理逻辑
6.1.1 规模经济:农业角度下的适度规模经营
6.1.2 灵活准则:农民角度下的适度规模经营
6.1.3 规模偏好:村集体角度的适度规模经营
6.1.4 层级化与差异化:政府偏好的适度规模
6.2 适度规模经营:多种治理逻辑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6.2.1 多种逻辑的综合考量
6.2.2 适度规模的理想界定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1.1 制度变迁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
7.1.2 治理交易成本是新型职业农民兴起的根本动力
7.1.3 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重塑了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7.1.4 家庭经营范围内的适度规模是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7.2 讨论:国家与农民的良性互动何以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