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中国文化传播的类型、模式和机制研究
0.00     定价 ¥ 8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22344
  • 作      者:
    罗晓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罗晓静,1978年3月生,湖北松滋人,文学博士。1996~2005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2015年受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青年学者”。2007—201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访学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寻找“个人”——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个人”视野中的晚清至五四小说——论现代个人观念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在交叉和综合视野中揭示现代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类型、基本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以《新月》为例证,从同人传播角度阐释现代文化生态的变异以及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二是以《文艺报》为例证,对现代中国组织化传播与十七年文学的体制化、一体化关系予以阐释;三是以阅文集团为例证,从“网络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模式角度,考察新媒体时代以粉丝经济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模式和以商业化为主导的泛娱乐文化文学生态。
展开
目录
绪论
上编 “同人期刊”与社团流派关系研究:以《新月》为例
第一章 “同人期刊”的历史发生与《新月》月刊的整体面貌
第一节 “同人期刊”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同人期刊”的历史发生与阶段性特征
第三节 《新月》月刊的演化过程与整体面貌
第二章 从《新月》看“同人期刊”的媒介性质与传播方式
第一节 相对独立的所有权和经营机制
第二节 群体性和个体性共存的编辑制度
第三节 具有浓厚精英意识的传播主体
第四节 受众高度的被选择性和次群体化
第三章 “同人期刊”与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生成
第一节 《新月》月刊与“新月派”之形成
第二节 “同人期刊”对“同人文化”的建构
中编 “组织化期刊”与文学体制化研究:以《文艺报》(1949—1966)为例
第四章 “组织化期刊”的历史发生与《文艺报》的整体面貌
第一节 “组织化期刊”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组织化期刊”在“十七年”中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 《文艺报》的演化过程与整体面貌
第五章 从《文艺报》看“组织化期刊”的媒介性质与传播方式
第一节 依托国家资本和国家机构的办刊体制
第二节 传播主体浓厚的官方色彩和政治导向性
第三节 受众高度的目标性和从属状态
第六章 “组织化期刊”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的形成
第一节 “组织化期刊”与文学体制化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文艺报》与文学体制化的形成过程
下编 “网络文学+”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以阅文集团为例
第七章 “网络文学+”的历史发生与阅文集团的整体面貌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从网络文学到“网络文学+”
第三节 阅文集团的发展历史与现有格局
第八章 从阅文集团看“网络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机制
第一节 作者和阅读平台作为传播主体共赢互生
第二节 具有选择权和自主权的读者受众
第三节 全方位和多形式的内容运营
第四节 全媒体和立体化的渠道运营
第五节 网络文学IP的产业链运营
第九章 “网络文学+”与新媒体时代的泛娱乐生态
第一节 阅文集团与以粉丝经济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模式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以商业化为主导的文化文学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