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代佛教与儒者士大夫(精)/国际禅学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9167818
  • 作      者:
    作者:杨曾文|责编:陈军|总主编:杨曾文//定明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继隋唐之后,宋代时儒释道三教的交流与会通发展为深刻影响社会的时代潮流,思想文化得到高度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理论形态的理学(道学)形成于这个时期,文学、史学和艺术等文化领域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在宋代儒佛二教交流之中有哪些代表性人物扮演过重要角色,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过怎样的交流,有什么相关结果和著作,两宋理学的创立与佛教有什么关系,理学思想如何,等等,就是本书阐述的主要内容。 依据经过梳理的文史资料和佛教文献,本书按照“宋朝社会和佛教”“亲近佛教的儒者及其著作”“儒者士大夫和佛教禅宗”“排佛的儒者及其著作”“理学和佛教”五大框架,对两宋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佛教和儒家的概况、代表人物和事件、著作和学术思想、社会影响等,设章分节,作深入系统的考察和论述。 作为国内第一部专题探讨宋代儒佛二教交流情况及其影响的学术专著,本书是杨曾文教授多年来于此一领域深耕不辍的最终成果,在阐述历史背景、佛教传播和佛儒交流互鉴、代表人物、佛教对理学和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均具有特色,对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宋代社会和佛教
一、宋代社会
二、宋朝扶助佛教传播和发展
三、宋代佛教概况
四、禅院、教院的“五山十刹”
五、儒释道三教会通和儒者士大夫
第二章 宋代佛经翻译与士大夫
一、宋太宗、真宗、仁宗与佛教、佛经翻译
二、宋朝的译场——译经院(传法院)
三、主要译经僧
四、儒者重臣奉诏担任译经使、润文官
(一)润文官
(二)以宰相为译经使兼润文官
五、宋朝译经概况
六、佛经目录和雕印大藏经
第三章 北宋著名亲近佛教的儒者及其著作
第一节 晁迥及其《法藏碎金录》《道院集》
一、晁迥的生平
二、晁迥的著作
三、从《法藏碎金录》《道院集》及《昭德新编》看晁迥对佛教的理解和运用
(一)从晁迥引用的佛典推测他对佛教教理的抉择
(二)尊崇大乘佛教般若空论和中道思想
(三)遵奉禅宗“无念为宗”的宗旨
(四)晁迥晚年的闲居生活与禅修
(五)晁迥自制的修行“法要”
四、晁迥的三教会通思想
(一)三教虽各有所长,但同归一道一理
(二)在三教中佛教义理最为高深
(三)认为三教互相排斥是妄分彼我、争胜负的表现
(四)主张三教会通融合
第二节 北宋文学家杨亿和佛教
一、“一代之文豪”杨亿
二、奉诏修订《景德传灯录》
三、北宋的译经和杨亿为新译佛经润文
四、杨亿的参禅活动和《汝阳禅会集》
(一)嗣法于临济宗广慧元琏
(二)参禅与说法
(三)编撰《汝阳禅会集》
(四)杨亿与汾阳善昭、慈明楚圆
第四章 宋代儒者士大夫和佛教禅宗
第五章 北宋主张排佛的儒者及其著作
第六章 北宋程颢、程颐创立理学及其佛教观
第七章 临济宗大慧宗杲和儒者张浚、刘子羽、刘子犟、朱熹
第八章 朱熹理学体系的完成及其佛教观
第九章 南宋圭堂居士《大明录》及其三教一致思想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