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测度产业可持续性--亚太城市的证据与趋势/CIDEG研究论丛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82196
  • 作      者:
    作者:陈玲//薛澜//蒋利|责编:王笑潇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测度产业可持续性:亚太城市的证据与趋势》是清华大学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论丛之一,主要以亚洲城市为例探讨产业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全书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理论篇、指标篇和展望篇。理论篇系统地回顾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脉络和产业可持续性的评估方法,基于已有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基于DPSIR(Drivers, Pressures, State, Impact, Response)的产业可持续性评估框架。指标篇旨在阐述研究团队在建构AP-ISI相关指标时的研究和思考。特别地,研究团队在如何评估城市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承载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指标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测度方法,以期待为城市产业可持续吸测度提供新的指南。展望篇首先系统地展示和分析了亚太地区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估的结果,然后分析了亚太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展示了当前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和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展开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亚太的经济增长、冲击和挑战
一、亚太:全球产业发展引擎
二、冲击、韧性和重构
三、零碳目标与产业转型
1.零碳目标的挑战
2.零碳目标驱动下的产业转型
四、寻找应对之道
第2章 重新审视产业可持续性
一、产业和产业发展的内涵
1.产业的界定
2.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
3.产业发展的内部影响
4.产业发展的探索路径
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追踪可持续性的内涵沿革
2.有关产业可持续性的探讨
3.立足城市的产业可持续性
第3章 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估
一、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流框架评述
1.产业可持续性评估的理论基础
2.可持续性评估的指标框架
3.城市可持续性评估的指标框架
4.产业可持续性评估的指标框架
二、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价框架:DPSIR
指标篇
第4章 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一、产业发展驱动力的理论评述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开放经济视角下的贸易增长理论
4.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
二、产业发展驱动力的测量
1.产业发展驱动力的测量指标
2.产业发展驱动力的测量结果
三、产业发展驱动力的案例
1.纽约: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2.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5章 产业发展承载力
一、产业发展承载力的理论评述
1.承栽力和可持续发展
2.产业发展的承载力
二、产业发展承载力的测量
1.产业发展承载力的测量指标
2.产业发展承栽力的测量结果
三、产业发展承载力的案例
1.新加坡:土地的集约利用
2.越南:咖啡生产的未来
3.隆基绿能:经济增长和生态修复的双赢
第6章 产业发展的状态
一、产业发展状态的理论评述
1.产业发展状态的概述
2.产业规模
3.产业结构
4.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
5.产业依赖与全球分工
二、产业发展状态的测量结果
1.产业规模
2.产业结构
三、产业发展状态的案例
1.纽约:金融中心的科创转型
2.东京:企业示范群效应
第7章 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发展影响的理论评述
1.经济绩效
2.生态环境
3.社会福祉
二、产业发展影响的测量
1.产业发展影响的测量指标
2.产业发展影响的测量结果
三、产业发展影响的案例
1.首尔:城市B面的垃圾管理系统
2.东京:城市建筑与环境共生
第8章 产业发展的响应
一、产业发展响应的理论评述
1.国家发展战略:经济自由还是政府干预?
2.对外交流:合作共赢
3.对内治理:监管市场
二、产业发展响应的测量
1.营商环境
2.对外交流
3.城市治理
三、产业发展响应的案例
1.雅加达:适应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抗风险能力
2.苏州:公民参与,建立智慧交通城市
展望篇
第9章 评估结果:亚太城市产业可持续性
一、亚太产业发展现状
1.亚太多样化产业背景
2.亚太地区三类经济体概况
二、亚太产业可持续性解读
1.综合表现
2.主要经济体城市
3.新兴经济体城市
4.岛屿经济体城市
第10章 聚焦:亚太产业链与贸易比较优势
一、亚太产业的全球定位和角色
1.亚太地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定位
2.亚太地区的突出领域案例
二、全球产业分工和亚太地区贸易比较优势
1.亚太地区比较优势与贸易
2.产业依赖理论下的全球分工
3.亚太地区资源和贸易优势
4.印度尼西亚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11章 展望:亚太区域合作与产业低碳转型
一、抓住机遇,催化区域合作
1.亚太区域合作的历史
2.亚太多边贸易与经济一体化
3.新贸易壁垒与应对措施
二、分阶段过渡:亚太地区的可持续性道路
1.能源系统的过渡
2.市场与政策模式转变
3.可持续转型的阻碍
三、产业政策:支持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低碳转型
1.产业发展目标与愿景
2.产业政策工具
3.产业转型与就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AP-ISI 2022指标体系
附录二 AP-ISI 2022评估结果
附录三 指标赋权评价方法
附录四 指标标准化处理
附录五 缺失值处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