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物志》
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
儒家文明论纲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略论佛教哲学的基本范畴——缘起
易学的尚中思想
晚清国粹派的文化哲学思想平议
晋宋佛教般若学派与魏晋玄学在哲学思想上的歧异
五四启蒙思想家的化约倾向与突破
试述中国古代性情范畴之发展
先秦哲学思维方式和基本范畴的演变
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思潮与民族主义运动
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向度与方法意识
中国哲学研究反思:超越“以西释中”
从“无住”到“圆融”:论天台性具哲学对般若思想的误读
“四端”“七情”——东亚儒家情感哲学的内在演进
《中庸》“诚”“明”关系再释
早期道家“自然”观念的两种形态
康有为《大同书》论家与孝——对“毁灭家族”说的重估
《老子河上公章句》阴阳观溯源及“阴阳”的“模、素”再分
张栻、朱熹对“太极”与“性”关系的不同解读
论王阳明道德哲学的情感之维
曹元弼的易学传承与思想辨正
严复《评点(老子)》中的道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