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精)/心理学大师解读系列
0.00     定价 ¥ 6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667205
  • 作      者:
    作者:陈举|责编:周杨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什么样的母婴关系会养育出偏执、极端、有躁郁倾向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又为什么会抑郁? 对客体的选择有无意识层面的动机吗,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朋友、伴侣和工作? 为什么有时候对方什么都没说,却能在我们心里诱发出相应的反应? 无法拥有稳定的情感关系、不容分说的破坏欲、不由自主地通过贬低去操控他人、在本该发挥的时候总是错失良机、不会生气的老好人,它们分别对应着怎样的心理困境? “成人在生命后期每次经历哀伤时,童年早期的哀悼就会重来一遍。”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我们未必能记得,但它们奠定了我们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决定了我们会以怎样的模式去回应焦虑、丧失、分离,如何处理我们的爱与恨,是否具备自发的良知、恰当的攻击性,能否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从而拥有同理心,等等。 与众多心理学家不同的是,克莱因认为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自我,尽管这时候的自我并不成熟,但它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幻想,将各种好与坏的体验转化为思考:吮吸乳汁变成了拥有富足的生命之源,饥饿变成了有待消灭的残害自己的敌人。婴儿的内心世界非但不是宁静的,还充满了爱与恨的此起彼伏,自我就在这样的爱恨冲突中开始发展了。母亲作为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她对爱与恨的回应与容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自我整合的发展。 透过克莱因的眼睛,我们得以理解本能的情感与冲动,看到让我们羞愧的情绪有存在的必要和积极的一面,也看到我们能够通过整合爱恨冲突,实现更好的心理能力和更健全的人格。
展开
目录
导言 在争议中前进的婴儿理论
婴儿的爱恨与思考
在争议中前进的理论生涯
第一章 婴儿在思考
关于爱恨的炽热幻想
必要的分裂
可怕的攻击性
怀抱婴儿的母亲
第二章 向内看焦虑
无意识中的内心现实
“我”还在不在?
潜在的焦虑
信任的能力
第三章 内疚与爱的危机
最初的丧失与哀悼
重新信任所爱之人
生产与哀悼
爱与恨的交流
第四章 自发的良知
与恶为邻
道德能力的闪现
从攻击到创造
内疚的能力
第五章 嫉羡与感恩
生而缺失
无法享受和进食的人
逃离嫉羡
感恩爱的来源
第六章 导向他人内心的自己
我们内心的“绿野仙踪”
“丢失”的情感
从他人身上“回归”
第七章 两性能力
男孩的焦虑:联合敌对
女孩的焦虑:内在的完整性
性欲的错觉
附录 克莱因一生中的几个瞬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