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国际工程管理前沿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607130
  • 作      者:
    作者:常腾原//邓小鹏//李启明|责编:曹胜玫|总主编:李启明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承包商自1978年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国际市场上的政治风险也给中国承包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建造2035”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面临新一轮的增长和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承包商最重要的议题。在实践中,中国承包商的政治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有效的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和应对体系。本书旨在识别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事件、行动者和传导要素,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深入揭示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在综合考虑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中国因素”,以及实用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运用木桶理论和脆弱性理论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在识别政治风险的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前期决策模型,并开发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进行政治风险的度量与应对。本书可供国际工程管理、政治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学者及国际工程的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治风险的研究综述
1.2.2 国际工程的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的界定
2.1 国际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2.1.1 国际工程与国际工程市场
2.1.2 国际工程的特点
2.2 风险管理理论
2.2.1 风险的定义
2.2.2 工程项目风险
2.2.3 国际工程风险
2.2.4 风险管理方法
2.3 风险传导理论
2.4 脆弱性理论
2.4.1 脆弱性的概念
2.4.2 国际工程的脆弱性
2.5 木桶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政治风险现状
3.1 企业的基本情况
3.1.1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3.1.2 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3.1.3 近五年业务涉及行业
3.1.4 近五年业务区域分布
3.1.5 未来五年海外业务规划
3.1.6 近五年项目的承发包方式
3.1.7 企业走向海外动因
3.2 关注的政治风险及因素
3.2.1 关注的风险类型
3.2.2 关注的政治风险类型
3.2.3 关注的汇兑限制风险因素
3.2.4 关注的对华关系风险因素
3.2.5 关注的政府违约风险因素
3.2.6 关注的政府征收/国有化风险因素
3.2.7 关注的战争暴乱风险因素
3.2.8 关注的行政监管风险因素
3.3 企业的政治风险管理实践
3.3.1 近五年经历过的风险事件
3.3.2 近五年经历过的政治风险事件
3.3.3 认为未经历风险的原因
3.3.4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3.3.5 意向采用的风险管控工具
3.3.6 过去五年采用的风险防范措施
3.3.7 过去五年风险评估的外部合作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分析
4.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分类
4.1.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
4.1.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分类
4.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行动者分析
4.2.1 数据搜集
4.2.2 社会网络分析
4.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传导路径
4.3.1 风险传导要素
4.3.2 解释结构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
5.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外部威胁性度量模型
5.1.1 变量的识别
5.1.2 问卷调查与指标评价
5.1.3 数据的初步分析
5.1.4 占构方程模型分析
5.1.5 外部威胁性变量的内涵
5.1.6 国别风险评价
5.2 基于大数据的外部威胁指数动态调整
5.2.1 模型的构建
5.2.2 网络爬虫
5.2.3 文本挖掘
5.2.4 案例演示
5.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内部脆弱性度量模型
5.3.1 变量的识别
5.3.2 数据的初步分析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4 内部脆弱性变量的内涵
5.3.5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脆弱性评价
5.4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
5.4.1 模型的建立
5.4.2 模型的验证
5.4.3 模型的特点
5.4.4 模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对策
6.1 对策的识别与评价
6.1.1 对策的识别
6.1.2 重要性分析
6.2 对策的内涵与作用
6.2.1 因子分析
6.2.2 对策的内涵
6.2.3 对策的作用
6.2.4 占构方程模型分析
6.3 前期策略选择研究
6.3.1 理论模型
6.3.2 贝叶斯网络
6.3.3 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7.1 需求分析
7.1.1 功能需求
7.1.2 具体功能
7.1.3 性能需求
7.1.4 系统管理
7.2 系统设计
7.2.1 系统结构
7.2.2 数据体系设计
7.2.3 数据的逻辑结构
7.3 系统实现
7.3.1 系统主界面
7.3.2 国别管理界面
7.3.3 项目管理界面
7.3.4 案例管理界面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CRI及排名
附录二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风险及管控现状调研
附录三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问卷
附录四 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案例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