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太极旗飘扬的国度(韩国)(精)/走进一带一路丛书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843207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探讨韩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浙江省与韩国的历史交流和当今合作,为浙江人赴韩旅游、留学、投资等提供多方面的介绍,对浙江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带领大家了解真正的韩国,走进韩国的生活与文化,体验韩国人的喜怒哀乐。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璐,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浙外环地中海研究院副研究员,察哈尔学会副研究员,研究兴趣为朝鲜半岛政治外交。主持“韩国时政新闻解读翻译及语料库建设的协同创新研究”和“朝鲜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项目”等省部级项目,“日韩产业优化升级的经验及对浙江的启示”和“五光十色的东方明珠——韩国”等厅级项目,以及4个校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2篇咨政报告《深研疫情背景下日韩经济形势变化,我省产业发展迎来四大契机》和《日韩疫情蔓延背景下浙江省的“危”与“机”》分别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浙江省商务厅采用。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书从大家熟知的韩国文化现象入手,通俗生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地探讨和剖析韩国人渗透于衣食住行之中的独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华;同时,立足于浙江,挖掘朝鲜半岛历史中与浙江有关的史实资料,并以科普类解说为方法,分析浙江与朝鲜半岛文化传输与海上交往的历史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古朝鲜文明起源
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初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叫作“朝鲜”,为了与后世的“李氏朝鲜”区分开,一般称“古朝鲜”。朝鲜意为“朝日之鲜”,因为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能更早地看到太阳,才取此美名,后来被明太祖朱元璋钦定为李氏朝鲜的国名。
古朝鲜檀君神话
朝鲜半岛上的文明是如何兴起的,古朝鲜又是何时建国的呢?韩国和朝鲜都存在“檀君朝鲜”一说,而檀君朝鲜其实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传说。
檀君神话是古朝鲜的建国神话,也是其始祖神话。檀君神话载于《三国遗事》《帝王韵纪》《东国李相国集·东明王篇》《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等,其内容大同小异。檀君神话流传至今,对朝鲜和韩国都影响较深。
檀君神话在《三国遗事》中的有关记载如下。
古记云:昔有桓因,庶子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雄率徒三千,降于太伯山顶神檀树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时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于神雄,愿化为人。时神遗灵艾一炷、蒜二十枚日:“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者无与为婚,故每于檀树下咒愿有孕。雄乃假化而婚之,孕生子,号日檀君王俭。以唐尧即位五十年庚寅,都平壤城,始称朝鲜。又移都于白岳山阿斯达……御国一千五百年……后还隐于阿斯达,为山神,寿一千九百八岁。
古时候,天神桓因有一个儿子叫桓雄。桓雄不是嫡子,没有继承父位的资格,于是想下凡。桓因知道后就选定了三危、太白二地,并给了桓雄三个“天府印”作为天上神仙的标识。桓雄率领三千人马,降落到太伯山(即今天的妙香山,属朝鲜)上的一株神檀树下,建立“神市”,自称“桓雄天王”。桓雄设置了“风伯”“雨师”“云师”等官职,主管农业、疾病、刑罚、善恶等360多件人间大事。当时,有一熊和一虎同住于一个洞中,它们渴望化为人身,于是经常向桓雄天王朝拜祈祷,请求天王把它们变成人。桓雄天王见它们如此虔诚,就给了1炷艾和20头蒜,叫它们吃下去,并且告诉它们:“吃下这些东西,不要见日光,100天之后就可以变成人身了。”熊照办,于是只蹲了21天,就提前变成了一个女人;虎没有照办,所以没能变成人。熊变的女人没有配偶,就去祈求桓雄大王,希望自己可以受孕生子。桓雄天王决定帮她一把,就与熊女结婚,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王俭,即檀君。这个王俭,就是古朝鲜的开国君主。据说他在尧帝五十年(前2333)即位,以平壤为都城建立了王俭城,在位1500年。后来隐居阿斯达,成为山神,活到1908岁。
檀君神话自古以来口耳相传,各时期都加以润色,最后载干13世纪的《三国遗事》,流传至今。檀君神话的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从侧面反映了古朝鲜从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为了解古朝鲜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有一种观点认为,古朝鲜居民主要由濊(wei)族和貊(m6)族构成,是东亚古代的农耕民族。溅族和貊族在古文献中有时合起来称为濊貊族,是同属一族的两个支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貊在中国古代指一种熊形动物(有时指今日的大熊猫),因此天神之子与熊女婚配诞生檀君,可以看作濊貊族与朝鲜本土民众融合并建立文明的一种象征。
朝鲜史学界还有观点认为,“桓因”是佛语,意味着“天”。神话中,“桓雄”和“檀君”都是“桓因”的子孙,与“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神化自己祖先的一种手段,是敬天思想的反映。而神话中出现的“天王”“风伯”“雨师”“云师”等名称,反映出当时已经出现阶级分化和公共权力机构。“桓雄天王”是古朝鲜的最高统治者,“风伯”“雨师”“云师”是“天王”之下的官吏或权力机构的名称。“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反映出在出现阶级分化的情况下,为维持社会秩序而采取了各种管理措施。另外,神话中出现的与天文气候相关的风、雨、云,以及谷物、艾蒿、大蒜等农作物,说明当时农业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P7-9
展开
目录
开篇
上篇 韩国的前世
古朝鲜文明起源
百济与新罗的建立
朝鲜半岛的统一
壬辰倭乱
甲午战争的导火索
中篇 韩国的今生
韩国礼仪文化
韩国节庆文化
韩国旅游观光
韩国影视文化
韩国财阀体系
韩国民族精神
下篇 浙江与韩国
追根溯源浙韩交往史
浙韩友好城市
浙江的世宗学堂
韩国印象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