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侵权公平责任论: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立法与司法研究(第二版)/法律科学文库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15256
  • 作      者:
    王竹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竹(1981— ),四川智慧社会智能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所长,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行委员会秘书长;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司法部项目2项。在《法学研究》、TEL等杂志发表论文170余篇。《侵权公平责任论》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独著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Compiling a Civil Code of China、《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等,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编纂建议稿)附立法理由书》,中译英Tort Liability Law of China,英译中《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第七版)。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侵权公平责任是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以来,我国侵权法上长久不衰的理论热点和疑难复杂的实践争议点,具有鲜明的中国法特色和社会主义法系传统特色,相关案例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司法案例类型。中国侵权公平责任在比较法上具有独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理论质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有关侵权公平责任的实务表现出了类型增长、司法滥用和“和稀泥”的倾向。
  本书首次对侵权公平责任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研究,构建起民法典时代由行为能力欠缺公平责任、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优者负担补偿公平责任和受益人身保护公平责任等四大类型组成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推动了中国侵权公平责任理论摆脱英美“衡平法”的理论束缚,对中国侵权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版修订说明
在本书第一版于2021年3月出版之时,笔者便已经开始修订书稿了。本书第一版虽有幸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但其主体创作于《民法典》颁布之前,根据文库出版时间要求成稿于《民法典》生效之前,尽管笔者根据《民法典》条文和2020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清理工作进行了完善,但第一版不免有所疏漏,也缺乏对《民法典》时代司法实践和学术进展的回应。感谢各位师友读者的大力支持,加上本书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第一版出版后不到一年出版社就已无库存。作为当下的学术著作,这实为不易,也正好给了笔者一个完善和更新的良机。本书第二版进行了全面的完善修订,需要说明的要点如下:
第一,最高人民法院在2022年第二次修改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鉴于该司法解释与本书的紧密关系,对该司法解释在全书中不再使用“原《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来表述,而是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后分别添加(法释〔2003〕20号)和(法释〔2022〕14号)来精确指称。原《民法通则》、原《民通意见》和原《侵权责任法》因为已经废止,不会出现混淆,仍然在法律名称之前加“原”字样。《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法释〔2022〕6号)第七部分“民事责任”中采纳了笔者在本书第一版中的建议,尚有改进余地,也在第二版中一并指出。
第二,根据对《民法典》生效前后100余个致害人不明、建筑物公共下水管道堵塞财产损害案例的深入研究,笔者逐渐认识到不宜将《民法典》第1254条第1款规定的来源不明抛掷、坠落物品致害建筑物区分使用人道义补偿责任直接扩展到这一领域,并在第二版中修正了第一版的观点,特别提请读者注意,也欢迎关注笔者后续就该主题撰写的论文。
第三,鉴于《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或即将制定的《民法典》其他各编司法解释将实质性地替代原《民通意见》,第二版删除了第一版第五章“被监护人致害公平责任论”中“不同体系定位下原《民通意见》相关条文适用的差别”的相关内容。对原《民通意见》第158条、第159条和第161条在原《民法通则》第133条和原《侵权责任法》第32条背景下的司法适用效果差别有理论研究兴趣的读者,敬请参阅第一版相关部分。
第四,因出版周期原因,本书第二版中引用和回应的海内外有关侵权公平责任的最新学术文献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底,如有遗漏,待未来以合适方式予以补充回应。原本希望进一步阐释“侵权公平责任论”与“侵权责任构成论”的理论关联,考虑到这一问题还涉及“侵权责任构成论”的体系构建,计划纳入后者一并展开。
为更简洁地向读者介绍“侵权公平责任论”的内容,并将其置于笔者构建的“侵权责任三论”的体系中,笔者在修改本书书稿的同时,更新了笔者之前制作的“侵权责任法专题讲座系列”慕课。在完善原第一辑“侵权责任法总论”的基础上,新制作了第二辑“侵权公平责任论”、第三辑“侵权责任分担论”,并将根据新的研究进展择机制作第四辑“侵权责任构成论”。读者可以在“学习强国”App、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和超星“学银在线”等平台选修上述课程,也欢迎学界师友批评指正。
感谢刘志阳教授、廖运刚教授和胡乃馨教授协助我查证德语、法语和俄语文献,我的学生王彦朝、帅仁策和王安娜在本书修订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工作。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长期认可和大力支持!尤其是本书第二版能够入选“法律科学文库”,与姐弟篇《侵权责任分担论》成功会师,对另一兄妹篇《侵权责任构成论》尽早成书也是一种督促。

王竹 法学博士
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
wangzhu@scu.edu.cn
初稿:壬寅年·大暑,岳麓山下
定稿:癸卯年·初六,抚仙湖畔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侵权公平责任总论
第一章 侵权公平责任导论 (3)
第一节 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两件侵权公平责任案例说起 (3)
第二节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立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10)
第三节 侵权公平责任中“公平”的含义 (12)
第四节 侵权公平责任的双重属性:侵权责任与公平责任 (23)
第二章 大陆法系侵权公平责任研究 (27)
第一节 大陆法系公平责任的源流 (27)
第二节 德国法对公平责任的完善 (28)
第三节 大陆法系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继受 (33)
第四节 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责任体系 (41)
第五节 大陆法系的主要公平责任类型 (45)
第三章 英美法系衡平法救济研究 (47)
第一节 英国衡平法发展的五个阶段 (48)
第二节 英国衡平法的现状与定位 (53)
第三节 现代英国衡平法救济 (58)
第四节 与侵权公平责任可能相关的衡平法谚 (60)
第五节 从“洁手原则”到“追随原则”:侵权公平责任的衡平法谚路径变迁 (69)
第四章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体系的变迁、现状与展望 (73)
第一节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范围 (73)
第二节 与“公平原则”相关的侵权责任规范类型化分析 (75)
第三节 以原《民法通则》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87)
第四节 以原《侵权责任法》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90)
第五节 对《民法典》时代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展望 (95)
第二编 行为能力欠缺公平责任论
第五章 被监护人致害公平责任论 (105)
第一节 对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核心疑问的解读思路 (105)
第二节 对特殊公平责任定位下原《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解读思路 (110)
第三节 对特殊侵权责任定位下《民法典》第1188条的解读思路 (121)
第四节《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监护人责任制度的体系定位 (125)
第五节 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 (133)
第六章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论 (136)
第一节《民法典》第1190条的内容与结构 (136)
第二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确立过程 (138)
第三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体系定位 (142)
第四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司法适用 (146)
第五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理论构建 (147)
第三编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
第七章 原《民法通则》第132条公平责任条款的确立过程 (155)
第一节 原《民法通则》第131~133条在内容和体例上的疑点 (155)
第二节 对原《民法通则》之前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相关条文考察 (157)
第三节 对原《民法通则》起草时的文献考察 (161)
第八章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一般理论 (165)
第一节 解读侵权公平责任的新思路与新概念 (166)
第二节 共同意外行为与类似情形的对比分析 (169)
第三节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与立法空间 (176)
第四节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司法程序与考量因素 (184)
第四编 优者负担补偿公平责任论
第九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补偿责任论 (191)
第一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 (192)
第二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结构与疑义 (194)
第三节 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两个分号作用的分析 (197)
第四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优者危险负担补偿责任 (198)
第五节“受害人故意”免责事由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的影响 (201)
第六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具体适用与立法建议 (205)
第十章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补偿责任论 (206)
第一节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立法演进 (206)
第二节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 (209)
第三节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中“人”的解读 (227)
第四节 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道义补偿责任 (240)
第五节 高空抛物坠物建筑物管理人责任及其与道义补偿责任的适用关系 (251)
第六节 特殊情形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的承担 (258)
第七节 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的保险救济设计 (269)
第五编 受益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第十一章 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279)
第一节 我国侵权法上帮工关系的体系变迁 (281)
第二节 对“帮工关系”的内涵改造与重新定位 (286)
第三节 个人帮工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289)
第四节 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的规则设计 (292)
第十二章 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论 (297)
第一节 对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界定 (297)
第二节 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确立过程 (301)
第三节 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独立性 (312)
第四节 对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优化 (321)
附录 《民法典》“侵权公平责任”相关条文司法解释建议 (329)
《民法典》总则编 (329)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330)
参考文献 (335)
Sabbatical,上班停课――代后记 (36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