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绝招为纬,以人物为经,漫游武林三千年
易筋经、啸、梨花枪、袈裟斩是怎么一回事?武人打拳陡然收势,为什么要十年功力?“看剑”仅指持剑端详吗?玉环步、鸳鸯腿又是什么画面?绝招流转于不同世代,每一个绝招背后,都有精彩故事。作者融合切身的习武体会和详细考证,以绝招为线索,将散落在不同世代的侠串联贯通,梳理出一个属于武林的平行宇宙。
※ 于人物的命运起伏间领略飒然侠情
侠情与世情相区分,存在于侠的自洽世界。林冲雪天沽酒,看见好雪,打一路精妙的枪法;“万事豪华如转烛”的年羹尧从权势煊赫中跌落,终于坦然无惧;辛弃疾闲退上饶,见陈亮来访,拊掌高歌大笑,惊散楼头飞雪。字里行间,侠情呈现。
※ 再现武林往事,体悟江湖规矩和人生至理
武人“变脸”、震脚、养棍、开坛、拳打泛、侧面拒敌……旧时武林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掌故,读之令人大开眼界。而这些武人气韵背后,依然是传承至今的规矩人情。回家的路千万条,无可替代的永远只有一条。
武侠小说中的武艺,和真实武林中的不同,前者天马行空,极尽夸张之能事,就像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而后者追求实战,如至刚至阳的半步崩拳。不过,若两者发生重叠,如“易筋经”“内家拳”等功夫,其中关隘就值得细细探究。
这是一部解惑之书,作者从切身的习武经历出发,结合史料记载,理清真实武林与江湖想象之间的区别与勾连,梳理出似真似幻的武林脉络。同时,通过武艺,与自我、与历史对话,从这个有趣的切片中,去“窥探”历史、武学中被人忽略的诸多秘密。
【精彩书摘】:袈裟斩与鸳鸯、蝴蝶阵
明朝倭乱,纵横数百年。倭寇用蝴蝶阵,袈裟斩,戚继光用鸳鸯阵破之。
明朝倭乱,纵横数百年,以嘉靖年间最为严重。苏州府昆山人归有光(1507—1571),亲历嘉靖大倭乱,见证昆山饱受倭乱荼毒。他形容倭寇过境,“所至荡然,靡有孑遗”“海潮新染血流霞,白日啾啾万鬼嗟”。和归有光同属苏州府的冯梦龙(1574—1646),生于大股倭寇均告平息的万历年间,不过读他的《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杨八老越国奇逢”,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万历年间的江南居民对凶残的倭寇仍然心有余悸。
《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杨八老越国奇逢”,说的是元朝陕西西安人杨八老往福建漳州经商,在漳州遇倭寇,被倭寇挟持日本国十九年,再以假倭身份入寇浙江,被国人所捕,侥幸活命,机缘巧合,最后竟然能阖家团圆。
冯梦龙在这一卷开头说,“那故事,远不出汉、唐,近不出二宋,乃出自胡元之世”。读《喻世明言》的明朝人当然明白,冯梦龙说的这个故事,就是离自己很近的嘉靖年间。故事里倭寇明晃晃的倭刀,就冷冷地架在听故事人的脖子上。
“杨八老越国奇逢”里说——
原来倭寇飘洋,也有个天数,听凭风势:若是北风,便犯广东一路;若是东风,便犯福建一路;若是东北风,便犯温州一路;若是东南风,便犯淮扬一路。此时二月天气,众倭登船离岸,正值东北风大盛。一连数日,吹个不住,径飘向温州一路而来。那时元朝承平日久,沿海备御俱疏。就有几只船,几百老弱军士,都不堪拒战,望风逃走。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
冯梦龙此段描述,很符合史实。我的家乡温州,就如此这般被安排在有迹可循的“天数”里。
嘉靖年间,发生一起著名的“数十倭寇进攻南京事件”,六十来人的残余倭寇,夜袭突围出明军包围圈,从山东日照至杭州再到淳安,一路抢掠至南陵,转头至江宁镇,狙杀颇有勇名的明朝将领朱襄和明军三百余人,最后直扑南京。南京举城震惊,关闭城门,当倭寇走远,南京城得到确切消息,当时城外只有倭寇五十三人!天子震怒,这五十三人最后被明军全部诛杀在太湖边。五十三人过八郡,转战三千里,让大明王朝脸面没地儿搁。明朝沿海备御俱疏,卫所军士不堪一击,倭寇的高强武艺,可见一斑。
冯梦龙在“杨八老越国奇逢”里写到倭寇的战术——
杨八老望见傍边一座林子,向刺斜里便走,也有许多人随他去林丛中躲避。谁知倭寇有智,惯是四散埋伏。林子内先是一个倭子跳将出来,众人欺他单身,正待一齐奋勇敌他。只见那倭子把海叵罗吹了一声,吹得呜呜的响。四围许多倭贼,一个个舞着长刀,跳跃而来,正不知那里来的。有几个粗莽汉子,平昔间有些手脚的,拚着性命,将手中器械,上前迎敌。犹如火中投雪,风里扬尘,被倭贼一刀一个,分明砍瓜切菜一般。唬得众人一齐下跪,口中只叫饶命。
冯梦龙上述描述,抄自郑若曾的《筹海图编》。郑若曾(1503—1570),比归有光年长4岁,同为昆山人,著名布衣军事家,曾任剿倭总指挥胡宗宪幕僚,了解倭寇战术。
惯是四散埋伏
倭寇擅长埋伏,郑若曾语“酣战必四面伏起”,冯梦龙改成“四散埋伏”。倭寇甚至可以在远距离撤退过程中,布下埋伏。如此远距离作战,让刚一交手的明军很不习惯。
“惯是四散埋伏”的前提是:倭寇上岸后,纪律严明,调度有序。郑若曾在《筹海图编》对此有一段详细描述。
贼每日鸡鸣起,蟠地会食。食毕,倭酋据高坐,众皆听令。挟册展视,今日劫某处,某为长,某为队。队不过三十人。每队相去一二里,吹海螺为号,相闻即合救援。亦有二三人一队者,舞刀横行,人望之股栗远避,延颈授首。薄暮即返,各献其所劫财物,毋敢匿。倭酋较其多寡而嬴缩之。每掳妇女,夜必酒色酣睡。劫掠将终,纵之以焚,烟焰烛天,人方畏其酷烈,而贼则抽去矣。
一个个舞着长刀
倭刀有多长?嘉靖年间倭寇所用的刀,并非我们现在所见的日本刀,而是江户之后被禁的战场用刀野太刀或者大太刀,其中最适合混战和突袭的中卷野太刀,其刀刃长度在0.9米以上,全长多为1.5米,实战用超长双手刀甚至长达1.75米,通常重量都在5斤以上,在日本国内,大太刀归于斩马刀类大型兵器。
戚继光观察到,倭刀刃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长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明朝尺寸与现在通用尺寸相同,算下来,戚继光所描述倭刀接近两米,属大太刀无疑。而明军腰刀,长三尺二寸,重一斤十两,比倭刀短一半,轻许多。明军武装的标配是长枪单刀,也就是说,单论长度和重量,明军的刀就先输于倭寇了。明军单刀和倭刀相拼会怎样?戚继光痛心地看到,“遭之者身多两断”。
其实,日本刀对弧度恰到好处的把握(其弧度是在冷却过程中自然产生),以及为力求最大限度减少切割物体时的阻力而在厚度上进行的巧妙设计,令人赞叹。打刀时,刀刃薄,固然锐利,却影响坚固,但又不可过硬,过硬便脆,易被折断。而日本工匠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把合格的日本刀往往采用多种材质(刀刃夹在当中,再磨刃),以确保其刃部坚硬,芯部柔软。刀刃薄,刀棱处加高,刀背处再变薄,由此保证了刺穿物体时刀的流畅性。
还有一处历史细节很能说明问题,明朝经常会向日本进口数量庞大的日本刀,每单交易过万都很常见。1465年三万余把,1483年三万七千余把。日本刀剑的大量输出,还招致了因大量出产而引起的粗制滥造,最初每把刀值十贯文,后来下降到一贯文。
可见明军腰刀确实不堪用。
跳跃而来?
“林子内先是一个倭子跳将出来……一个个舞着长刀,跳跃而来。”这是“杨八老越国奇逢”一卷中最滑稽的一处描写。同样的,此处也是冯梦龙抄自《筹海图编》。
郑若曾在《筹海图编》中说:
对营必先遣一二人跳跃而蹲伏,故能空竭吾之矢石火炮。
郑若曾其实说得很清楚,这是倭寇对营挑衅之举,是为了耗空明军火炮。明军阵前倭寇赤裸提刀蹲伏,可谓侮辱之极。不过,如果倭寇是在劫掠平民,像“杨八老越国奇逢”所写,是没必要再做此举,一个个如青蛙或跳跳鱼般,跳向惊慌四散的平民,没经历过倭乱现场的冯梦龙写得太喜感了。
现在的日本剑道,是考虑安全因素而改造过的体育竞技,和古代日本武士在战斗时所使用的“真正的”武士刀格斗技有天壤之别,纵然如此,日本剑道,取经典刀法,熔各流派于一炉,也是很接近实战。
在我研习的剑道馆,也有蛙跳击剑动作。我脑中马上浮现冯梦龙笔下“青蛙或跳跳鱼”的样子。问黄维立师,蛙跳何意?黄师笑着说:“蛙跳是为了训练学员的体能和协调性。在实战中,不会如此击打。”我想,如果冯梦龙恰好经过我所在的道馆窗户,一定会兴奋地写下:“他们在实战中,一个个舞着长刀,跳跃而来。”
不过,倭寇确实擅长“跃”。戚继光在十四卷本的《纪效新书》里提到:
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擅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今如独用则无卫,惟鸟铳手(可兼),贼远发铳,贼至近身再无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杀器则铳重药子又多,势所不能,惟此刀轻而且长,可以兼用,以备临身弃铳用此。况有杀手当锋,故用长刀备之耳。
戚继光上段记载,只见于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是他晚年的总结,考其语句,甚为精妙。
朝鲜文献《武艺图谱通志》转载戚继光此段记载时,在其关键部分作了简写:
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一跃丈余,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今如独用则无卫,惟鸟铳手可兼,贼远发铳,贼近用刀。
戚继光的原话“倭擅跃,一迸足则丈余”被简写成“倭一跃丈余”,读来疑惑重重:是不是如“青蛙或跳跳鱼”一般跳跃而来,一跳丈余?
我认为,戚继光所说的“一迸足则丈余”,并不是指倭寇一个蛙跳丈余远,最有可能的是指突然上步——这正是“迸足”一词的意思。以日本剑道为例,两人对阵,一人突然上前一步,滑过道场地面而来,快速挥刀,剑道术语“一足一刀”,可瞬间决胜负。
分明砍瓜切菜一般
“倭贼一刀一个,分明砍瓜切菜一般”,实战过招,简单直接,没有一点花招。
千里入侵的“真倭”,都是剑道高手,手握重兵器,“一跃丈余”,一刀斩来,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早期明军,真的是很难抵挡,只能“仓皇仰首”(郑若曾语),“分明砍瓜切菜一般”引颈受戮。
冯梦龙描写完倭寇的战术之后,还情不自禁吟了一首诗:
倭阵不喧哗,纷纷正带斜。
螺声飞蛱蝶,鱼贯走长蛇。
扇散全无影,刀来一片花。
更兼真伪混,驾祸扰中华。
这是《喻世明言》这一卷中最有史料价值的地方。原谅我不顾无数惨死的亡灵,大谈特谈这首“死亡摇滚”的史料价值。时间和距离,真是冷酷无情。实际上,只有当无数惨死亡灵的鲜血不能溅到冯梦龙身上时,他才能从鲜血中荡开,写出戏谑感(“分明砍瓜切菜一般”)和美感(“刀来一片花”)。
这首分不清是冯梦龙亲自写的还是抄来的诗,不知难倒了历代多少注释者。
我手头有一本2014年中华书局版的“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新注本《喻世明言》,校注者注这首诗像是在咬一只刺猬,注释者说:“纷纷正带斜:疑指阵形不整齐、不规则。”既然“纷纷正带斜”是连着上半句“倭阵不喧哗”,那又何来“阵形不整齐、不规则”?
正带斜是“袈裟斩”
取“中段架势”——刀尖的延长线对准对方的咽喉部位——是日本剑道架势中看起来最平常也是最合理的架势,攻中寓守,守中寓攻,攻易取,守难陷。这是“正”。
在日本剑道实战中,最经常使用的招式是斜斩。斜斩,有一个血淋淋的名称,名唤“袈裟斩”。从对手右上肩膀位置(这也是人体软弱部位)向左下腰腹斜斩,造成的伤口像僧人袈裟前襟,故名,这是“斜”。在现代日本剑道中,应该是出于安全考虑,把这个凶狠的动作击打部位下移,规定为打腰(胴)才能得分。
“正带斜”,就是取中段出袈裟斩,在一瞬间完成斜斩。
读藤泽周平的武士小说,是一件很爽的事。每一篇故事,叙事克制,主人公在不得已时的出刀,都只有冷冷几下。我数过,他笔下的主人公出的招,基本上都是最普通的斜斩,所谓“大道至简”。
斜斩,也是所有刀术中最基础的动作。古典章回体小说中常见的“一刀斩于马下”,多数就是斜斩。《三国志》里称黄忠“一战斩(夏侯)渊”,到了《三国演义》,黄忠把夏侯渊“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就是“袈裟斩”无疑了。明清神魔小说《女仙外史》,打斗荒诞不经,不过在第71回《范飞娘独战连珠蕊 刘次云双斗苗龙虎》里写了实打实的一招:“苗龙的马正到,虎儿回刀带斜劈去。” “回刀带斜劈去”,是险中求胜。
螺扇指挥
诗中的“螺”,就是冯梦龙前文提到的“海叵罗”。倭寇“吹海螺为号”,前文已见。
郑若曾在《筹海图编》还提到:
倭寇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众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首,则从下砍来。
这“一手挥扇”者,很明显是指倭寇头目在挥舞扇子指挥战斗。这种扇子,正式日本名称叫“军配”,就是军事配置的意思。
日本战国期间,军配风行。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要算号称“战国双雄”的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在川中岛合战单挑,武田信玄用军配挡刀。
当时,上杉谦信身披黄色铠甲,头扎白毛巾,骑着名马杀入武田信玄本阵,用三尺太刀砍向宿敌信玄,却被信玄用军配连挡了三刀。
也有不少人对其真实性提出怀疑。不过,有三点值得一提:史书也没说上杉谦信剑术如何了得;在单挑时,两匹马是朝着同一个方法疾驰,马上挥刀,会缓冲部分力道;再者,日本战国将领,身穿铠甲,手戴护具,武田信玄在不得已时用扇子挡刀,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扰乱明军海防的倭寇,用螺扇指挥,可见部分倭寇完全就是日本战国正规军配置。
长蛇阵和蝴蝶阵
郑若曾在《筹海图编》提到倭寇擅长蛇阵和蝴蝶阵。这两个阵法也得到日本倭寇史研究专家田中健夫的认可。可以推断,郑若曾的观察是真实可靠的。
每队三十人左右,呈长蛇状排开,最强的人安排在首尾,中间“勇怯相参”,击头用尾攻,击尾用头攻,击腰首尾相应,是为长蛇阵。和斜斩一样,长蛇阵不是倭寇的独创,也是常见的阵型。元朝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就提到一字长蛇阵。
郑若曾只说倭寇用扇子指挥,众倭刀从上往下砍来,却并未解释,为何名唤蝴蝶阵。想来郑若曾只是听闻或者远远看过蝴蝶阵,此时陷于垓心的人早已被剁成肉泥,不能开口说自己的心得体会,解释其中端倪。
田中健夫解释:“伏兵从四面舞刀而起,状如蝶舞。”蝶舞,轻柔缓慢,倭寇如何“状如蝶舞”,也很难体会。
最合理的解释是,蝴蝶阵是一个埋伏的阵,以挥扇为号,先是埋伏——“扇散全无影”,然后四下围拢,阵形像蝴蝶翅膀的轮廓围拢垓心,也就是蝶身部分——“刀来一片花”,剁成肉酱,是为蝴蝶阵。
“螺声飞蛱蝶,鱼贯走长蛇。扇散全无影,刀来一片花。”四句紧凑,要连在一起看。“螺声”和“扇散”相对。有的校注者不明白“扇子”是“军配”,而解释成“(倭寇)像扇形一样散开”,就在所难免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到著名的“三英战吕布”桥段时,引用了一首长诗。其中有一句是:“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飞蛱蝶,就是指蝴蝶阵。兄弟仨把吕布困在垓心围攻,也忒没有英雄气了。不过,由此可见,明朝人罗贯中对蝴蝶阵,也是非常熟悉的。
中国武艺不可胜纪
郑若曾写《筹海图编》到最后部分《兵器总论一》时,情不自禁有一通悲愤之语:
倭寇挥刀若神,人望之则惧而走……不知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若招募得人,以一教十,以十教百,即刀法一艺,倭不足以当我,况其他乎?试举其略言之,如使枪之家十七……使刀之家十五……使剑之家五……使弓弩之家十四……使棍之家三十有一……使杂器之家十……使钯之家五……使马上器械之家十六……使拳格兵器之家十一……又有眠张短打破法,九内红八下等破法,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七十二解法。
省略号是我加的。
郑若曾一一列举了32种兵器,11路可徒手胜兵器的拳法,4路擒拿法,总共几十路武艺。可见其悲愤之心和内心真正以为然——中国武艺不可胜纪,若不散之四方,倭寇怎么能如此猖狂?
书生论武,戚继光早年可能会大声呵斥,晚年笑而不语。何以这么说?在他早年集结的十八卷本《纪效新书》里,对“不可胜纪”的中国武艺也有诸多尖锐批评,可到了晚年修订的十四卷本《纪效新书》里,删除了早年说过的许多火气很重的话。而我认为,早年那些火气很重的话,戚继光到了晚年也没认为讲错,只是心境时事使然,而删之。
雄壮年轻的戚继光在十八卷本《纪效新书》里说:
杀人的勾当,岂是好看的?
钩镰、叉、钯,如转身跳打之类,皆是花法,不惟无益,且学熟误人第一。叉、钯花法甚多,铲去不尽,只有照俞公(指俞大猷)棍法以使叉、钯、钩镰,庶无花法而堪实用也。
对于中国传统刀术,戚继光认为:
刀法甚多,传其妙者绝寡,尚俟豪杰续之。
戚继光发现,以单刀论,明军在面对倭寇的倭刀时根本没有什么招式可用。什么“刀法甚多,传其妙者绝寡,尚俟豪杰续之”,只是一句客套话。细细读来,戚继光内心无疑是非常失望的。
俞大猷和戚继光都知道,持单刀的明军与持倭刀的倭寇单挑,明军不是对手。
义乌人可怕
明朝抗倭将领一茬又一茬,战术各有侧重。
胡宗宪(1512—1565)雄才,精通谋略,操控全局,用计除倭寇巨魁王直、徐海。
落实到抗倭最前线,“俞龙戚虎”。
俞大猷习性谨慎,抗倭布下三道防线:第一道,海上拦截,所谓“海舟防之于海,其首务也”;第二道防线,御敌于海岸、内河,沿海要害以及敌方可能登岸之处,与之战;最后一道,御敌于沿海城镇,与之陆战。“我兵长於水战,短於陆战,而倭寇则长於陆,短於水。” 俞大猷对此深有同感,他建议剿倭军队中“水兵常居十七,陆兵常居十三”。观俞大猷一生抗倭战绩,他最擅长的战法是,集结人数占优的部队,在海上围歼倭寇,包围圈要不要开一个口子,视情况而定。看得出,万不得己,才选择与倭寇陆战。
与倭寇陆战难胜这个“俞大猷式”难题,最后交给戚继光去解决。戚继光要解决两点:首先是兵“种”。
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永康赶来的开矿者发生械斗,双方投入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死伤二千五百余人。戚继光没有见过这种阵势,从义乌回来之后,向俞大猷感慨义乌人之彪勇。
戚继光马上征召四千名义乌兵,“真可以一当百”。并再一次提高了征兵标准,凡选入军中之人,以下几等人不可用:在市井里混过的人不能用;喜欢花拳绣腿的人不能用;年过四十的人不能用;在衙门干过的人不能用;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人不能用;胆子小的人不能用;长得白的人不能用;性格偏激的人也不能用。被录取者,还必须具备如下特征:臂膀强壮,肌肉结实,眼睛比较有神,看上去比较老实,手脚比较长,比较害怕官府。概括起来,戚继光要找的是这样一群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为人老实,遵纪守法服从政府,敢打硬仗,敢冲锋不怕死的壮汉。
戚继光的选兵标准其实可以反着读,可见明朝军队充斥着上述这些市井里混过的、喜欢花拳绣腿之人。
戚继光练兵严明,采用连坐之法。
如违令图财,致兵陷没,或贼冲突得脱,抢财物之兵不分首从(指首犯和从犯),(把)总、哨官俱以军法斩。
凡临阵退缩,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耳,哨官、哨长割队长耳,把总割哨官、哨长耳。回兵,查无耳者斩。
凡每甲一人当先,八人不救,致令阵亡者,八人俱斩。阵亡一人,即斩获真贼一(首)级,八人免罪。亡一得二,八人通赏。哨、队照例。
明军效仿秦法,割敌人首级论功行赏。明军后期抗倭战中的大捷,虽然数下来只杀倭寇数百,但那只是倭寇首级数,真正杀倭寇的数目往往更多。明军的大捷,要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雄壮。
不只是戚家军采取连坐维系军纪鼓舞士气,当时投入抗倭战场凶悍的地方部队,也大多采用连坐法,如广西“狼兵”。
(狼兵作战)凡一人赴敌,则左右人呼而夹击,而一伍皆争救之。否则,一人战没,而左右不夹击者,临阵即斩,其一伍之众,必论罪以差,甚者截耳矣。凡一伍赴敌,则左右伍呼而夹击,而一队皆争之。否则,一伍则没,而左右伍不夹击者,临阵即斩,其一队之众,必论罪以差,甚者截耳矣。
戚家军的连坐之法,可能是学自广西“狼兵”。广西“狼兵”“临阵即斩”,连坐之法比戚家军更甚。
湖南保靖、永顺州二宣慰司精兵,以旗为最小单位,每旗二十三人,队列分五层以锥形梯形排列,第一层至第五层人数分别是一、三、五、七、七。作战时,层次进行,第一人战死,第二层居中者替补,左右两人跟进,然后依次替补,直到第五层全部战死,才算失败。士兵训练严格,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其中又以永顺兵最为强悍。士兵战斗时,规定只准刺击,不许割取敌人首级,违令者、退缩者斩!
相比东海上蔓延过来的倭寇——嘉靖年间,倭寇攻城略池,人数常达数万人,从人数上来说,凶悍的地方武装,毕竟只是少数,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月空和尚率三十多名僧兵与倭寇战于松江,“持铁棒击杀倭寇甚众,皆战死”。
如果我们回到明朝,清点弥漫着死气的沿海战场,那些死不旋踵的壮士无疑会让人潸然泪下。
通过戚继光这条练兵“流水线”,戚继光大规模改变了明军士兵的“种”,让戚家军无所畏惧,告别“仓皇仰首”,只等倭刀砍来的局面。
鸳鸯阵
明军的战术是中央集权的大型野战模式,兵器由国家统一派发,士兵以队为单位持有兵器。这种模式下,明军最小的作战单位是二十五人的队,而且兵器相对单一。
论兵器长度,倭刀再长,也长不过明军的长枪。明军的长枪可以轻易做到丈八。所以明军枪阵远距离与倭寇交阵,可占优势。不过,惯于埋伏的倭寇也很快找到破枪阵之法。曾有六千山东长枪兵与倭寇战,倭寇低身滚入阵中,近距离砍杀长枪兵下盘,长枪兵溃败。
长枪刺杀,如没能刺中,枪法已“老”,枪头难回,倭寇又已欺身面前,长枪的长度,反而成为累赘。
所以,戚继光要改变的第二点,就是改明军单一的长枪阵,变为众所周知、多兵种配合的“鸳鸯阵”。“鸳鸯阵”最初由文武全才唐顺之发明,后由戚家军继承并发扬光大。
简单概括“鸳鸯阵”的主要打法:阵中长枪手远距离刺杀倭寇,而长枪手又有狼筅手、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和前面的盾牌手保护,可以放心刺杀。如果长枪用“老”,站在长枪和狼筅之间的盾牌手,立即上前补刀。各兵种通力合作,不离不弃,是为“鸳鸯”。
让明兵在短时间内技法精进,是不现实的。唐顺之对戚继光说,长枪练好,需十年功。事实证明,戚继光既改变兵“种”又改变阵型的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各种兵种配合上战场杀敌。
鸳鸯阵可大可小,小则适合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各种地形,大可以在空旷地布阵大规模厮杀。鸳鸯阵还需火器配合。鸳鸯阵最终成为倭寇的噩梦,戚继光一投入实战就效果显著,曾杀敌一千,自损三人!实际上,明朝大规模倭乱,最后几乎就是被戚继光平定。
俞大猷病逝于万历八年,俞大猷辞世后没几年,万历新政失败。戚继光死于万历十五年。国之栋梁如花朵一一凋零,最后归于尘土。
自序
绝招篇
魏晋风度与啸及其他
为什么是“十步杀一人”?
赵云与梨花枪及其他
易筋经与武学及其他
袈裟斩与鸳鸯、蝴蝶阵
人物篇
君子尚武乎?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勇武故事
从剑舞看杜甫“凤凰”意象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年羹尧隐藏在民间的遗产:“五行八阵图”
闲杂篇
林冲:胸中垒块,须劣酒浇之
武松的玉环步鸳鸯脚及其他
孙悟空为什么会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
哪一回之后唐僧不再念紧箍咒了?
“同是个中人”:《聊斋》里的武艺
语录篇
旧时武林二三事:瞿夫子演武录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