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研究/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774974
  • 作      者:
    作者:夏金莱|责编:陈睿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公众参与是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之一,对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决策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行政决策的前提条件,参与主体应具有广泛性、平等性、代表性和均衡性。公众参与行政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为决策机关提供信息,二是向决策机关表达利益诉求。前者有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后者有助于实现决策的民主性。基于此,可将公众参与分为程序性公众参与和实体性公众参与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众参与形式有所区别。公众参与对应急行政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实现方式与常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有所不同。决策后评估中也需要公众参与,且应考虑行政决策作出后的公众权利保障。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现有文献综述
第一章行政决策与公众参与概念
第一节行政决策
一、管理学、行政学视野下的行政决策
二、行政决策概念的法律文本分析
三、行政决策的法学界定
第二节公众参与
一、立法实践中的公众参与
二、公众参与的学术界定
三、公众参与与公民参与
四、公众参与的特征
第二章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状况
第一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一、强调多元主体的治理理论
二、强调对话的协商民主理论
三、强调反思性的风险社会理论
第二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现实状况——以广州为样本
一、广州市公众参与现状
二、公众参与中现存的问题
第三章决策公开——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前提
第一节为什么公开——公开的理由和基础条件
一、决策公开的必要性
二、决策公开的法律及政策依据
三、决策公开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公开什么——决策公开的范围
一、决策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
二、决策信息公开的原则
三、应当公开的信息
四、免予公开的信息
第三节如何公开——公开的时机和方式
一、公开的时机
二、公开的方式
第四章公众参与主体
第一节参与主体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二、具有参与行政决策的主观意愿
第二节参与主体的特征
一、广泛性
二、平等性
三、代表性
四、均衡性
第三节参与主体的范围
一、纳入性主体
二、排除性主体
第四节公众代表的遴选方式
一、决策机关单方确定
二、公众申请加决策机关遴选
三、专家库加行业协会推荐
第五章公众参与类型和形式
第一节公众参与类型
一、程序性公众参与
二、实体性公众参与
第二节程序性公众参与形式
一、现行立法确定的公众参与形式
二、普通公众参与的形式
三、专家参与的形式
第三节实体性公众参与形式——听证会
一、行政决策听证的立法概况
二、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以协商和论辩的精神重塑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第四节其他公众参与形式
第六章应急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价值及其实现——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为例
第一节对应急行政决策无须公众参与之反驳
一、应急行政决策并非紧急状态下的决策
二、应急行政决策模式与常规行政决策模式并非截然对立
三、公众参与并不必然导致决策低效
第二节公众参与应急行政决策的意义
一、提升决策科学性
二、推动决策顺利执行
三、有效监督决策权
第三节公众类型化参与应急行政决策
一、提升专家和专业机构参与的主动性和权限
二、社会组织的执行性参与
三、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
第七章决策后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及公众权利保障
第一节行政决策后评估中的公众参与
一、行政决策后评估的含义
二、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后评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三、行政决策后评估公众参与的制度构建
第二节行政决策后的公众权利保障
一、传统救济途径的困境
二、决策作出与决策实施间隔制度
三、“异议—审核”制度
附录一部分现行有效重大行政决策行政立法汇总表
附录二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附录三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