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围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设想
第一章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结构与成就
一、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
(一)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结构上的突破
(三)秦汉之际的制度变迁
二、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结构的研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者的研究
(二)西方学者的研究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的研究
(四)传统国家治理结构概观
三、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特征与成就
(一)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特征
(二)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成就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在当代的弘扬与新生
一、“天下”“新天下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天下”观念的源流
(二)“天下”观念的内涵
(三)天下秩序的崩解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四)“新天下主义”
(五)天下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为公”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一)“公”的含义
(二)“天下为公”
(三)克己奉公
(四)“公,平分也”
三、“民本”与人民当家作主
(一)民本理念的源流
(二)民本思想的含义
(三)民本理念的理论局限与制度困境
(四)民本理念的价值与转化
四、传统德治理念、以德治国与政德建设
(一)“德治”的含义
(二)传统德治的困境
(三)德治的价值与新生
第三章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在当代的延续与演生
一、“大一统”传统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
(一)“大一统”国家形态
(二)国家政权的领导者
(三)郡县制度与单一制国家
二、文官行政制度
(一)传统文官制度的理性化程度
(二)流程式分工
(三)监察制度
三、科举制度、社会流动与贤能政治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
(二)科举制度、社会流动与国家治理
(三)科举制度的传播与对世界的影响
(四)科举制度的当代价值
四、乡村自治传统与村民自治制度
(一)中国的乡村自治传统
(二)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制度的重建
第四章 祛魅与超越:打破迷思与构建自信
一、当代中国制度自信构建的现状与困境
(一)制度自信的内涵
(二)当前制度自信构建的现状与困境
二、祛魅与超越:打破对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的迷思
(一)西方文化优越观的确立:由蔑视到仰视
(二)反思现代性与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由仰视到平视
(三)对西式民主制的反思
三、中国道路、中国学派与制度自信
(一)确立自主的国家治理发展道路
(二)构建本土化的国家治理学说
(三)高贵的竞赛:今天我们如何面对西方
第五章 重新发现中国:构建制度自信的深厚根基
一、近代以来激烈反传统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救亡图存与反传统意识的萌生
(二)“中国意识的危机”
二、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产生
(一)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
(二)西方学者对中国文明的推崇与期望
(三)新时期文化自觉意识的产生
三、超越自我贬低的认识范式
(一)西方的“中华帝国专制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华帝国专制说”在中国的传播及由此引起的反思
四、重思传统治理资源
(一)“中国式的民主政治”
(二)“华夏治理秩序”
(三)“混合政体”
五、以传统治理资源构建制度自信
(一)创造性转化: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二)中国之为中国:历史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对话与超越:以传统治理资源构建独特的价值与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