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89250
  • 作      者:
    编者:林伯强|责编:潘瑛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紧紧围绕碳中和、碳达峰两大重要命题,从高耗能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入手,围绕低碳转型和政策进行解读,从宏观经济层面、中观产业发展与微观企业视角多层次分析中国能源领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主要变化,讨论了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及其路径,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能源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政府、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对能源问题和政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参考。
展开
目录
第l章 迈向碳中和:高耗能行业的路在何方?
1.1 中国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1.1 高耗能行业定义及发展现状
1.1.2 高耗能产业在碳中和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1.1.3 高耗能产业三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
1.2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煤电的出路
1.2.1 煤电未来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1.2.2 当前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逐步降低运行小时数及搭配CCUS将会是煤电的合理出路
1.2.4 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搭配CCUS的可行性
1.2.5 煤电转型政策建议
1.3 把握燃煤发电低碳转型窗口期,加快CCUS技术示范应用
1.3.1 碳中和背景下CCUS技术的定位及最新进展与动向
1.3.2 中国发展煤电CCU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3 燃煤电厂结合CCUS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1.3.4 燃煤电厂结合CCUS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1.4 中国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措施与成本效益分析
1.4.1 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及碳排放
1.4.2 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的技术措施与减排潜办
1.4.3 钢铁行业技术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1.5 协调发展碳市场与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行业向低碳转型
1.5.1 碳市场建设和电力市场改革现状
1.5.2 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的互动关系
1.5.3 碳约束下电力市场发展问题
1.5.4 促进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协同发展建议
1.6 强化能源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助力中国经济系统稳步迈向碳中和
1.6.1 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体系的深层次影响
1.6.2 我国能源企业关于气候信息的公开披露现状
1.6.3 能源企业缺乏气候信息的公开披露可能引发的潜在危营
1.6.4 强化能源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助力中国经济系统稳步迈向碳中和
第2章 拥抱低碳革命:绿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风”“光”无限好: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
2.1.1 中国风电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背景
2.1.2 中国风电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2.1.3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2.1.4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发展建议
2.2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利用的现状与趋势
2.2.1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2.2.2 中国部分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发展情况
2.2.3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2.2.4 对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建议
2.3 美国制裁政策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3.1 中国光伏产业基本情况
2.3.2 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分析
2.3.3 制裁风险预估及应对方式
2.4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电力市场机制分析
2.4.1 绿色电力市场机制发展背景
2.4.2 构建绿色电力价格机制可能面临的问题
2.4.3 绿色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分析
2.4.4 政策工具对绿色电力发展的作用
2.4.5 政策建议
2.5 碳中和约束下中国储能技术现状及前景分析
2.5.1 中国新能源发展概况以及对于储能的需求
2.5.2 储能类型
2.5.3 储能技术应用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
2.6 新型储能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2.6.1 新型储能的重要性
2.6.2 新型储能发展现状
2.6.3 储能产业面临的问题
2.6.4 前景展望
2.6.5 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2.7 挖掘电动汽车储能潜力,助力低成本实现碳中和
2.7.1 电动汽车储能潜力概述
2.7.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7.3 动力电池
2.7.4 充电基础设施
2.7.5 电动汽车何以成为储能系统
2.7.6 电动汽车成为储能系统的障碍与对策
2.8 中国森林资源碳中和潜力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2.8.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碳汇的提出
2.8.2 中国森林资源碳中和潜力分析
2.8.3 助推碳汇发展的对策建议
2.9 退补后助力新能源企业融资的措施
2.9.1 退补加剧了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困难
2.9.2 新能源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9.3 解决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2.10 中国CCUS项目融资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2.10.1 中国CCUS项目融资现状及潜在融资优势
2.10.2 中国CCUS项目面临融资挑战
2.10.3 中国CCUS项目可利用的融资模式
2.10.4 中国CCUS项目融资需要全方位支持
第3章 推动绿色发展:如何进行低碳转型?
3.1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赋能中国经济低碳发展
3.1.1 中国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3.1.2 数字技术赋能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1.3 政策建议
3.2 推动能源领域5G应用,助力能源产业高质发展
3.2.1 能源转型动力不足
3.2.2 5G为能源革命注入强大动力
3.2.3 能源领域5G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3.2.4 推动能源领域的5G应用的政策建议
3.3 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中国工业部门低碳转型
3.3.1 工业发展及碳排放现状
3.3.2 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3.3.3 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及措施
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