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秉承陈寅恪先生“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题旨,以“封建”和“经济”为典型案例,探讨汉字文化古今转换、中西交会之际发生的“名实错位”“概念误植”问题;考究新名在内外交会、中西涵化过程中的生成机制。
本书是作者首倡的“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范式的又一次学术实践。其理路是:在古今转换、中西交会的时空坐标上,对汉字术语的生成、演变寻流讨源;且透过语义的窗口,探寻语义变迁中的历史文化蕴涵,展现汉字文化异彩纷呈、后浪逐前浪的历史状貌。本书对“封建”“经济”寻流讨源,由语义变迁之“考”导入思想概念之“论”;认为:对译中发生名实错位,均有其历史、社会及文化的原因。考察这些原因,追查其误植的弊害,或有助于亡羊补牢,找寻补正办法;或可为今后的新语创制寻觅正途,防止不确切新名的再度出现与滥用。误植词若危害有限(如“经济”),姑妄言之,权且用之;若危害甚剧(如“封建”),则须设法更正,以另名取代之。
该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既可满足专门研究者的学术需求,也可满足中等教育以上者的文化好奇心。本书是中国文化史和概念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的学术原创,被誉为中国概念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本书使近代术语的研究提升、延展至文化史、思想史层面;使文化史(包括文化交流史)精确到词,迎接“文化史研究的读词时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