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区域经济趋同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1 经济增长与经济趋同理论
1.1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1.1.1 新古典增长理论
1.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1.1.3 两种增长理论的比较及评述
1.2 经济趋同的相关理论
1.2.1 经济趋同的基本概念
1.2.2 趋同概念的比较及评述
2 区域经济趋同测度方法
2.1 区域经济趋同的分类
2.2 σ趋同检验
2.2.1 σ趋同检验模型
2.2.2 σ趋同检验相关研究
2.3 β趋同检验
2.3.1 绝对β趋同检验模型
2.3.2 条件β趋同检验模型
2.3.3 β趋同检验相关研究
2.4 俱乐部趋同检验
2.4.1 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
2.4.2 Moran's I系数
2.4.3 俱乐部趋同检验相关研究
3 影响经济趋同的制度与政策
3.1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3.2 西部大开发战略
3.3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3.4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3.5 经济圈促进协调发展
3.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渊发展的重要论述
第二篇 江苏区域经济趋同:数量篇
4 江苏省区域人均GDP趋同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4.3.1 研究区域
4.3.2 数据来源
4.4 实证分析
4.4.1 σ收敛检验实证结果
4.4.2 β收敛检验实证结果
4.4.3 log t检验结果
4.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4.5.1 研究结论
4.5.2 政策启示
5 江苏省三次产业人均产值趋同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数据来源与江苏省产业现状分析
5.3.1 数据来源
5.3.2 江苏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5.3.3 江苏省产业现状分析
5.4 江苏省区域经济产业的收敛分析
5.4.1 σ收敛检验
5.4.2 绝对β收敛检验
5.4.3 log t检验
5.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5.5.1 研究结论
5.5.2 政策启示
6 江苏省工业用电的区域趋同效应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与数据
6.3 实证分析
6.3.1 传统收敛检验
6.3.2 俱乐部收敛分析
6.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4.1 研究结论
6.4.2 政策建议
第三篇 江苏区域经济趋同:质量篇
7 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趋同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回顾
7.3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7.4 江苏省城乡生活消费支出差距收敛检验
7.4.1 σ收敛检验
7.4.2 σ收敛检验
7.4.3 log t检验及江苏省各区域城乡差距的俱乐部收敛情况
7.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7.5.1 研究结论
7.5.2 政策建议
8 江苏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区域趋同研究
8.1 城市绿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机制研究
8.1.1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直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8.1.2 城市经济发展间接拉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8.1.3 城市园林绿地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循环反馈”关系
8.2 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现状
8.3 实证分析
8.3.1 数据选择
8.3.2 传统收敛检验
8.3.3 俱乐部收敛分析
8.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4.1 研究结论
8.4.2 政策启示
第四篇 江苏区域经济趋同:牛产要素篇
9 江苏省劳动力空间分布收敛性探究
9.1 经典理论模型
9.2 文献综述
9.3 模型与数据
9.4 实证分析
9.4.1 传统收敛检验
9.4.2 俱乐部收敛分析结果
9.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5.1 研究结论
9.5.2 政策建议
10 江苏省区域人均资产趋同效应分析
10.1 引言
10.2 文献综述
10.3 数据来源
10.4 实证分析
10.4.1 σ收敛检验实证结果
10.4.2 绝对口收敛检验实证结果
10.4.3 log t检验结果
10.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10.5.1 研究结论
10.5.2 政策启示
11 江苏省数字经济区域收敛研究
11.1 引言
11.2 科技创新驱动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11.3 江苏省科技创新现状
11.4 实证分析
11.4.1 数据选择
11.4.2 传统收敛检验
11.4.3 俱乐部收敛分析
11.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11.5.1 研究结论
11.5.2 政策启示
12 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率趋同效应分析
12.1 引言
12.2 研究回顾
12.3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12.4 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率收敛检验
12.4.1 β收敛检验
12.4.2 σ收敛检验
12.4.3 log t检验及江苏省各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的俱乐部收敛情况
12.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2.5.1 研究结论
12.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