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难忘的往事/骆宾基全集
0.00     定价 ¥ 1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3121572
  • 作      者:
    作者:骆宾基|责编:高雷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册为《骆宾基全集》中的杂文集,收录作者发表过的杂文《戏台下的风波》《夜与昼》《诗人的忧郁》等篇,作者为抗日战争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救亡图存的急迫任务服务,作品笔触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中可以感怀前辈文人干预生活的勇气。
展开
目录
戏台下的风波
夜与昼
诗人的忧郁
播种者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五周年
关于宪政
——由知与行、认识与实践上说起
欧洲和远东
七十五届议会后敌国国民将怎样生活
纪犀牛岭
鸡鸣与狗吠
乡居小记
——在广西两江
答读者
孤独
读诗小记
三月书简
新诗和诗人
幸运的人们
——桂渝旅途小记
大风暴中的人物
——评丁玲著《我在霞村的时候》
忘却
——读《发疯》之后
论感伤
发表欲小论
答友问
——关于写作种种
祝福
给C君
文学与人生
“新春噩梦”之外的话
虐杀者与战士
我欢呼,我怀念,我又担心呀!
纪念鲁迅,加强学习
读诗小论
——兼评田间著《抗战诗抄》
纪念高尔基,学习高尔基
——在山东大学召开的纪念高尔基逝世十四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八月一日记事
羽衣
国庆大典观礼记
有理由自豪,但并不满足
——评王安友著《李二嫂改嫁》
我们带回来的是什么?
——慰问十九兵团归来
英雄气概与生产艺术家
纪念民盟先烈的几句话
略谈契诃夫
以往和未来
从王府井大街所见而想起的
—-关于“写真实”问题
十年,奔驰了百年的路
响应号召,持续跃进
争取做红色文艺工作者
富饶迷人的黑河
航行在黑龙江上
——大兴安岭散记之一
“东北”号江轮上
——大兴安岭散记之二
“燕子峡”外
——大兴安岭散记之三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北的冬天
我们如处春天
——听《祝辞》之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
代表大会的一个小组会上的发言
写在孔厥著《灯塔》出版之前
初到哈尔滨的时候
《初春集》编后语(一九八○年秋)
悼茅公
风姿飘逸似崖松
──悼茅盾先生
悼念茅盾先生
复宫尾正树先生的信
与茅盾先生第一次见面的前后
多读、多看、多写
——答《编创之友》编者问
庐山行之一
——仙人洞外
庐山行之二
——盘山道上
关于作者的话
——柳溪长篇《功与罪》代序
悼冯雪峰同志
我的创作历程
——为了悼念雪峰、荃麟和彭康等同志
我在嵊县抗日救亡活动片段
六十自述
由戈悟觉的作品而想到的
——《记者和他们的故事》序
(第一夜)
初访“神坛”
——回忆乡居的冯雪峰同志
关于刘岘木刻画展的几句话
关于抗战时期的作品评论问题
——致秦兆基同志书稿
生活是文学艺术之源
纪念郭沫若
师承其创新精神
一曲优美的赞歌
——《“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读后
珲春小志
一九三九年冬去绍兴
一九四○年初春的回忆
“工农兵”的概念要更新
两个时期的农民朋友
——为了纪念建国三十五周年
怀念胡风先生
谈“挂历”
瞭望时代的窗口
——读《经济和人》
八六年书怀
——纪念金剑啸殉国五十周年
难忘的往事
关于《老女仆》在日本
——致赖丹同志书稿
答香港作家彦火问
——摘自彦火著《中国现代作家风貌》续篇
抗战初期到浙东
(回忆提纲)
总攻击令
史纽斯
关于《海军大将》
纪念高尔基
关于我和鲁迅先生的两次通信
——答复旦大学《鲁迅日记》注释组
关于我的笔名
——答上海文学研究所及广西八步师专等同志问
政治与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日本》代序
文艺理论的危机
——也谈“方法论”
冯雪峰和他的朋友们
《泰山诗联集墨》小序
抗日战争爆发那一天
——纪念抗战爆发五十周年
《大洋彼岸的龙雾》读后随笔
又是一年春草绿
——忆秦似怀绀弩
往事堪回首
——为纪念韩侍桁先生而想起来的
《瞭望时代的窗口》自序
纪念老舍先生的几句话
“的士”与“巴士”
——谈谈出租汽车
希望寄托在这一代
白各庄小记
——北京郊区纪实
题外有关的话
——在厦门大学丁玲创作讨论会上的致辞
关于环境
七星岩下怀故人
悼念丁玲同志
“七次量衣一次裁”
——致《井旁琐记》作者信
“窦店纪行”附记
——关于《八十年代中国农业一座里程碑》的话
纪念巴人同志
——在宁波巴人学术讨论会上的书面致辞
许行著《第四片枫叶》序
《李起超小说集》序
回忆诗人伍禾
——读诗集《行列》有感
我的启蒙老师和他的私塾
——珲春县人物小志
父子情
——珲春县人物小志
传记文学随想
丁卯之秋
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为了悼念萧军先生
相隔十八年的两次会面
——《点点滴滴记忆犹新》之二
“电视”漫笔
《美的殉道者吕荧传》代序
——《美学家——吕荧之死》及附语
三十年代左翼女作家葛琴
——香港版《葛琴选集》后序
为了继承和发扬
——“左联”六十年纪念语
《艺窗琐记》序
关于“围棋”的话
《骆宾基》自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