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务融媒体(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实践路径和案例启示)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65186
  • 作      者:
    作者:王峥嵘|责编:夏军城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作为网络时代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一种解决方案,网络政民互动不仅有利于公众表达自身诉求,而且为政府组织提供了了解公众意见、调适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发展方向的机会,而互动效能是网络政民互动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书在梳理网络政民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理论框架,揭示了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形成机理;从公众感知满意度和政府行政绩效两个层面分别对互动效能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互动效能的实践路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述评
一、公众网络参与价值及动因
二、电子政务演化及评价
三、网络政民互动及政府回应
四、网络参与效能及评估
五、总结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公众感知
二、网络参与
三、政府回应
四、政民互动
五、互动效能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公众参与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四、电子民主理论
第三节 分析框架
一、政民互动的行为基础
二、互动过程与互动效能
三、互动效能的内在结构
第三章 模型构建:网络政民互动效能形成机理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二、样本与资料来源
三、编码分析步骤
四、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 公众参与动因
一、编码分析
二、理论阐释
第三节 公众网络表达
一、编码分析
二、理论阐释
第四节 机理模型阐释
一、编码分析
二、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三、形成机理理论阐释
本章小结
一、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基本逻辑
二、影响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三、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 公众感知满意:互动效能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逻辑
第二节 研究框架
一、公众网络参与与感知满意
二、政府网络回应与感知满意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数据处理
三、变量测量
第四节 政民互动总体刻画
一、公众参与行为分析
二、公众诉求话题分析
三、政府部门回应分析
第五节 公众评价行为分析
一、公众评价行为的总体分析
二、公众评价行为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公众感知满意度分析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第七节 公众感知满意分析模型
一、公众因素
二、话题情境
三、个体特质和政府因素
第八节 研究发现及结论阐释
一、研究发现
二、结论阐释
本章小结
一、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数据分析模式
二、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五章 政府行政改进:互动效能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取
三、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节 公众感知满意度与诉求解决
第四节 公众感知话题领域的识别
一、热点话题
二、问题领域
第五节 政民互动的政策分析过程
一、话题背景
二、理解问题
三、确定目标
第六节 基于协调会商的创议
第七节 政府行政改进模式的构建
第八节 管理启示
一、基于数据探索的政务实践
二、走向动态精准的社会治理
本章小结
一、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实现模式
二、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制度创新:网络政民互动效能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网络政民互动的发展方向
一、政府组织的行政努力
二、公众的网络参与体验
三、政民商谈的互动模式
第二节 网络政民互动平台的环境
一、高效的信息处理
二、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健全的监督体系
第三节 网络政民互动的组织流程
一、政府组织跨部门合作
二、业务处理流程优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